期望在幼儿教育中的神奇作用( 二 )


一味的提倡早期教育弊远大于利,它会抹杀孩子的童心和童趣,抹杀孩子在追求知识过程中的欢乐感受 。孩子过早地成为被动的接受者,他们没有时间去感受,没有时间去领悟,没有时间提出自己的问题 。这样的孩子即使智力再高,也不会有创造力的,他对人类社会的贡献也将极其有限 。
创造力决不是培养出来的 。父母要做的是营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引导并鼓励孩子提出自己的看法和问题 。没有提问,就没有回答 。
一个好的提问远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


------------------------------------------------------------------------------------


儿童大脑开发越早越好
家庭氛围影响孩子性格




有关研究表明:家庭氛围的确能够影响孩子的性格 。
1、暴躁型 。在暴躁型家庭里,从早到晚弥漫着火药味,埋怨、责骂、争吵、打架的声音此起彼伏 。在这种气氛中长大的孩子,敏感、聪明、急躁和好强,有成才的希望,但如不加引导教育,极可能走上邪路 。
2、冷淡型 。冷淡型家庭的最大特点是家庭结构不紧密,谁发生了什么事,大家不大关心 。这种家庭的子女性格比较温和,但有些孤僻;他们遇事冷静,却缺乏敏感和热情,上进心也不太强 。这样的孩子,一般来说既闯不了大祸,也不会有太大的作为 。
3、和谐型 。和谐型家庭的最大特点是民主与尊重 。家庭成员互敬互重,彼此体贴、关心,如有矛盾,大多是心平气和地协商解决 。但是这种家庭的思想往往比较“正统”和“保守” 。这种家庭的子女,多数性格开朗,待人有礼貌,遵守法纪,有较强的上进心和较高的自觉性,比较容易接受教育 。不足之处是胆子小,循规蹈矩,缺乏闯劲 。


------------------------------------------------------------------------------------


没有提问,就没有回答
离异家庭孩子更需要关爱




离异家庭的孩子由于父母离异等原因,心理受到的创伤是显而易见的 。
一项“离异家庭孩子情绪现状调查与分析”的报告显示:在被调查的81名离异家庭孩子中,有66名孩子日常情绪消极,占81.48% 。具体表现为:在日常生活中,情绪很不稳定,哀伤、焦虑、恐惧、愤怒、冷漠、孤独、自卑等消极情绪时有发生 。
调查表明:监护者的教养方式是影响孩子情绪发展的重要因素 。如果监护者采取民主宽容的教养方式,就能使孩子产生积极情绪;反之如果采用专制、放任、溺爱等过度型的教养方式,则必会使孩子产生消极情绪 。
调查还显示:非监护者的关心程度和孩子情绪有着密切关系 。如有另一位(非监护者)家长,不仅定期来看望孩子,而且还和前夫一道陪伴孩子参加幼儿园的春游活动,这让孩子深感欣慰 。因此,非监护者增加同孩子见面的次数,对转变孩子的消极情绪有着积极意义 。
对于离异家庭的孩子,父母应该给予特别的关爱,使他们与核心型家庭的孩子一样能够健康成长 。


------------------------------------------------------------------------------------


家庭氛围影响孩子性格
呵护孩子的好奇心




当孩子不断提出为什么的时候,父母真的应该感到高兴!因为这是孩子求知欲的直接表现 。孩子的好奇心非常珍贵,它是孩子探求知识的动力所在 。孩子上学后的学习成绩好坏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是否能继续葆有童年时那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话,父母当倍感欣慰,可以安心睡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