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望在幼儿教育中的神奇作用( 三 )


孩子的好奇心一般产生在3-4岁这个年龄段里,这是孩子求知欲的"关键期" 。
父母一定要认真对待3-4岁孩子提出的为什么 。当你听到孩子向你发问时,不管是什么问题,你都应当立即放下手中的一切工作,面对孩子,认真地与他交谈,这才是父母爱心的真正表现 。
父母应当怎样对待孩子的发问呢?
(1)父母应认真、耐心地回答或讨论孩子提出的任何问题 。
(2)父母对孩子提出的问题应尽量当场解答,最好运用比喻和拟人化的方法讲解,也可以通过故事的形式来回答 。
(3)父母不要轻视或嘲笑孩子提出的问题,应尊重并鼓励孩子多提问题 。
(4)父母应引导孩子,启发孩子自己去观察,去思考,鼓励孩子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
父母千万要记住:不能因为自己正在干活,正在接待客人,嫌麻烦而不理睬孩子,或者说出“以后再说”、“问个没完,玩去吧”、“真讨厌,笨蛋,自己想去”等不适宜的话 。因为父母的这种做法会深深挫伤孩子的好奇心,给孩子带来也许是永久的心灵创伤 。如果孩子对一切都失去了兴趣,那他今后的人生前途将毫无光明可言,这决不是危言耸听!


------------------------------------------------------------------------------------


离异家庭孩子更需要关爱
培养幼儿创造力的“十要”




1、 要尊重孩子,把孩子作为一个人来看待,作为集体中的一个成员来看待 。
2、 要使每个孩子懂得自尊,并引导他表达自己的看法 。
3、 要让孩子获得自己去创造成就的勇气和信心,并要鼓励他去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尝试 。
4、 要让孩子有利用和体验其能力和环境的自由 。
5、 要对孩子的新奇想象和别出心裁及时给予称赞和鼓励 。
6、 要鼓励孩子去探索新方法,去发现新途径 。
7、 要懂得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孩子好问的态度 。
8、 要耐心倾听孩子的声音,善于观察,并适时保持沉默 。
9、 要营造宽松的环境,避免禁锢孩子的智力活动 。
10、 要让孩子保持自信,避免迷信权威 。


------------------------------------------------------------------------------------


呵护孩子的好奇心
顺其自然可能会更好




父母在和孩子游戏的时候,不论是否有意识,他们要么支持和促进孩子的创造,要么在限制和压制他 。
有一位母亲发现他八个月的孩子在玩球时,有时用手推球,有时用鼻子推球 。母亲就觉得儿子不大正常 。所以只要看到儿子用鼻子推球,她就扶着孩子的手,教他要用手推球 。母亲不知道,她事实上已经无意识地压抑了孩子的创造性尝试 。
残疾儿童的父母常常会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急于教会孩子像正常孩子一样活动,结果往往导致孩子没有机会运用自己的创造性和他独特的方法来达到目的 。
许多父母常常感到为难的正是不知道该怎样去培养和引导自己的孩子发挥创造性 。父母似乎更注重所谓儿童发育的“里程碑”,迫切希望自己的孩子进展正常或进展更快一些 。所以最明智的办法也许就是顺其自然,让孩子按照适合他本人发展的速度,慢慢地发育成长 。
充分发挥每一个孩子的创造力潜能,需要的条件是不一样的,需要父母更耐心一些,更细心一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