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三伏共计40天 今日起进入三伏天

今年的三伏共计40天↓↓↓
初伏:7月16日-7月25日
中伏:7月26日-8月14日
末伏:8月15日-8月24日
“三伏天”是夏季天地阳气最盛之时
这时我们更要重视养生保健
小圈这就给大家介绍这个节气
应该如何吃,怎么养生~
1
身体祛湿
闷热潮湿的三伏天,人体容易被湿邪侵袭 。对付湿气,可以按揉足三里穴,有助于运化水湿 。
睡前用藿香、佩兰等祛湿中药泡脚,可祛湿,还能提高睡眠质量 。还可以适当出些汗,让湿气随着汗水散发出去 。
多吃健脾化湿的食物也有帮助:红豆、绿豆、薏米煮粥;荷叶、藿香、佩兰、苍术泡茶;生姜切片煮水,都有祛湿之效 。
注意:绿豆性寒,脾胃虚寒、体质虚弱者不能过多饮用 。

今年的三伏共计40天 今日起进入三伏天

文章插图
2
6个禁忌千万别犯
1、忌不开窗通风
三伏天不少人怕热,闭窗室内吹空调 。
其实,潮湿闷热、通风差的室内易引发中暑,而且使用空调不开窗换气,空气质量会变差,反而致病 。
建议:每天开窗通风两次以上,每次15分钟~30分钟 。
2、忌冷风对着吹
空调冷风,颈椎对着空调吹,使颈背部肌肉受寒,造成颈部持续痉挛、后背酸痛等 。
建议:室内空调温度不要低于26℃,肩背部不要直对着空调,或者搭个披肩 。
3、忌冷饮不离手
冰淇淋、冷饮适当吃解暑,大量吃会伤身 。且夏季人体新陈代谢快,血管处在扩张状态,突然食用冰饮,造成血管迅速收缩,引起血压波动,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
建议:尽量不吃冷饮,越热越要喝温水;如果一定要吃冷饮,最好选在饭后1小时;吃冷饮后,生姜是最好的补救食材,可以喝一杯姜茶 。
【今年的三伏共计40天 今日起进入三伏天】4、忌中午不休息
三伏时节因天气炎热,睡眠会受到一定影响,建议有条件最好睡个午觉,也能有效预防冠心病、心梗等心脏疾病的发生 。
建议:午睡以15分钟~30分钟为宜,午睡后可以轻微活动,喝一杯水,以稀释血液黏稠度 。
5、忌只吃水果
三伏天身体出汗多、消耗大,易疲劳、没胃口,不少人选择吃点果蔬了事 。吃不好,营养不够,免疫力降低,就可能导致疾病 。
建议:
① 果蔬不能少:多吃点富含钾的蔬菜水果,如香蕉、香瓜、西红柿、南瓜、豆类、土豆及芹菜等 。
② 来点汤开胃:菜汤、肉汤、鱼汤、蛋汤等,餐前少量饮用还能增加食欲 。
③ 蛋白质一定有:适当吃些瘦肉、鱼、豆奶、鸡蛋等 。
④ 谷物不可少:出汗会丢失B族维生素,而谷类是B族维生素的良好来源 。
6、忌直接冲冷水澡
炎热的夏季,不能用冷水洗澡 。人体经过冷水的刺激,会产生心跳加速、血压升高、肌肉收缩、精神紧张等一系列刺激反应,对心脏、血压产生不利影响 。
建议:运动完后,最好先休息30分钟,待身上热量散发后,或用毛巾擦拭,再洗澡 。
3
三伏天冬病夏治的好机会
三伏天"热养”有助温补阳气、温通经络、驱除体内寒邪的作用 。
患有慢性鼻咽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慢阻肺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慢性虚寒性消化系统疾病以及寒性关节痛等疾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贴敷、艾灸等,预防疾病在冬天发作 。
中医认为,养生应顺应时节,夏天该热就热,该出汗就出汗 。三伏天应顺着季节规律,用“热养法”以热制热,健康消暑 。
1、多喝热茶
冷饮只能使口腔感到凉爽,由于血管受冷收缩,反而降低了身体散热的速度 。而喝热茶或热水能促进汗腺分泌, 更能解暑 。需要注意,温度不应超过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