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禾禾妈妈
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当的鼓励和赞扬 , 对塑造孩子行为和培养良好的品德 , 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众所周知 , “鼓励式教育“可以更好地帮孩子塑造良好的性格 , 让孩子更加深入的认知错误 , 从而增加孩子做事情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 所以“鼓励式教育”也得到了越来越多家长的认可 。
文章图片
然而 , 在“鼓励式教育”盛行的当今社会 , 小孩子动不动就想轻生的现象却没有随之减少 , 反而日趋严重 , 这是因为什么呢?
针对个问题 , 李玫瑾教授和文化学者马未都 , 在参加综艺节目《圆桌派》时 , 给出了正确答案 , 马未都说:我觉得 , 在整个教育系统中 ,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挫折教育 , 就是人一定要知道自己有不成的地方 , 现在的家长总喜欢向孩子灌输成功学 , 鼓励、教育孩子如何取得成功 , 但却意识不到人一生中取得成功的概率很小 , 但遭遇挫折的概率却很大 。
文章图片
过度的成功学、鼓励式教育的灌输 , 让孩子的抗挫折能力不断下降 , 使得孩子在困难面前自信心被严重打击 。
于是一旦遇到一点困难 , 诸如考试不及格、被老师批评了、被同学嘲笑了……就变得自卑、内向、认为自己能力不够……在多方的舆论压力和自身的心理压力下 , 很容易走向极端 。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说 , 父母不仅要教育孩子读书、写字和计算 , 还得为孩子以后的成长打下一个适宜的心理基础 。
【李玫瑾:孩子为什么动不动就想轻生?马未都:缺乏挫折教育】心理学家李玫瑾教授说 , 孩子的抗挫折能力不是靠智力培养出来的 , 而是靠体力培养出来的 , 孩子小的时候 , 要让他吃一点体力之苦 , 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 。
1、该打的时候就打
马未都说 , 他们那代人没有不挨家长打的 , 然而却极少有人会恨父母 , 心理阴影更没有了 。
文章图片
老一辈人的“棍棒教育”确实不值得提倡 , 但是”鼓励式教育“也要把握度 , 适当的惩戒是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 , 没有惩戒只有引导的教育是没有力量的 。
心理学家李玫瑾教授说 , 一旦发现孩子出现以下四种情况 , 屡教不改时 , 该打就得打 , 不能心软 。
孩子不尊重长辈
喜欢用撒泼打滚的方式达到目的
没有规则意识
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孩子小的时候不尊重长辈、没有规则意识 , 撒泼打滚 , 情绪暴躁 , 也许大家会容忍他 , 顺着他 , 但是一旦孩子养成了习惯 , 走上了社会 , 也用这种行为方式处理事情的话 , 那他就会很吃亏 , 所以一旦家长发现孩子在小的时候 , 出现以上四类情况 , 屡教不改的话 , 该打就得打 。
文章图片
当然父母在发现孩子犯错之前 , 先要反思下自己是不是给孩子做了不好的榜样?此外 , 惩罚孩子也要讲究策略 , 要恩威并施 , 打一巴掌 , 揉一揉 , 父母一个当红脸 , 一个当白脸 , 以免影响孩子心理健康成长 。
2、体能训练
现在很多家长 , 都反对孩子做体能训练 , 究其根本无外乎担心孩子的安全 , 就像国内很多的家长不理解 , 日本校园的孩子为啥要在冬天穿着短裙、长筒袜去上学一样 。 比起锻炼孩子的意志力 , 家长更在乎孩子的健康成长 。
其实很多西方国家 , 都特别重视孩子的挫折训练 , 诸如体能训练、残酷的气候训练、游泳训练……在这种挫折训练中锻炼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 , 从而培养孩子的意志力、自信心及坚毅的品质等 。
- 便秘|便秘会导致猝死吗 便秘为什么更偏爱心血管疾病患者
- 是“两头婚”还是“两头混”?洪晃:你想到孩子的感受吗?
- “中国式”喂饭会害了孩子,父母学会“1期3招”,让娃乖乖吃饭
- 从小喜欢“咬指甲”的孩子,长大会变成啥样?多半逃不过两种结局
- 福相从娘胎里就长成了,孩子几个部位越大越有福,你家孩子是吗?
- 立秋后,孩子早餐坚持“两高三不要”,宝妈不偷懒,孩子长更高
- 打骂孩子是一种无能的表现,“智商不够拳脚凑”这种做法有大隐患
- 孩子是“真富有”还是“穷精致”,其实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来
- 如果不想把孩子推到黑洞,正向引导很关键,家长必读!
- 这大概是培养孩子“成长性思维”最有效的方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