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文章插图

疾病概述
1942年由Terry在因白瞳症及视力不良而受检的婴幼儿中发现 。当时推测这种位于晶体后的纤维膜为先天性晶体血管膜之遗迹,称为晶体后纤维膜增生症(retrolental fibroplasia),1949年Owens经临床观察证实,本病在纤维膜形成之前,尚有一个活动期,并非先天异常 。1950年Heath命名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
病因病理
一般均有出生后在温箱内过度吸氧史 。吸氧时间越长,发病率也越高 。但也有认为是由高浓度给氧后迅速停止,使组织相对缺氧所致,与吸氧时间知短无关(Jacobson,1992) 。无吸氧史者,亦可因胎儿血红蛋白(fetal hemoglobi)氧饱和度的急激上升、胎儿氧分压(fetal PO2)转入新生儿氧分压(neonatal PO2)时的急激发换等导致本病 。
此外,母体贫血及多胎儿等,亦为本病发病的原因之一 。
胎儿早期视网膜发育玻璃体动脉与脉络膜供给营养 。胚胎100mm时,玻璃体血管穿过视盘,同时有小分支自视盘伸周边视网膜 。初时仅见于神经纤维层,晚期始达深层 。正常胎儿在6~7个月时血管增生显著 。早产儿视网膜尚未发育完整,以周边部最不成熟 。处于高氧环境下,视网膜血管收缩、阻塞,使局部缺血、缺氧、诱发视网膜血管异常增生,从而引起渗出、出血、机化等一系列改变 。
异常增生的视网膜血管,穿过内界膜向视网膜表面发展并伸入玻璃体内,由于渗出玻璃体内血管机化,在晶体后形成结缔组织膜,亦可因牵引引起视网膜脱离 。
临床表现
常见于出生后3~6周,临床上分成活动期及纤维膜形成期(Reese,1953) 。
1.活动期 分为五个阶段
⑴血管改变阶段 。动静脉均有迂曲扩张 。静脉管径有时比正常的管径大于3~4倍 。视网膜周边部血管末梢可见如毛刷状的毛细血管 。
⑵视网膜病变阶段,玻璃体出现混浊,眼底较前朦胧 。视网膜新生血管增多,大多位于赤道部附近,也可见于赤道部之前或后极部,该区域视网膜明显隆起,其表面有血管爬行,常伴有大小不等的视网膜出血 。
⑶早期增生阶段,并向玻璃体内发展,引起眼底周边部(大多数)或后极部(少数)视网膜小范围脱离 。
⑷中度增生阶段 。
⑸极度增生阶段 。有时还可见到玻璃腔内大量积血 。
本病活动期病程为3~5个月 。并不是所有病例都要经历以上的5个阶段,约1/3病例在第一阶段,1/4在第二阶段停止进行,其余则分别在第三、四、五阶段停止进行而进入纤维膜形成期 。
2.纤维膜形成期 在活动期不能自行消退的病例,终于瘢痕化而形成纤维膜,因程度不同,由轻至重分为1~5度:
Ⅰ度,视网膜周边部灰白混浊,杂有小块形状不规则色素斑,附近玻璃体亦有小块混浊,常伴有近视 。
Ⅱ度,视盘及视网膜血管被此牵引而移向一方,对侧视盘边缘有色素弧,视盘褪色 。
第一页12下一页最后一页上一篇下一篇Ⅲ度 。每个皱褶均与视网膜周边部膜样机化团块相连接 。皱褶905位于颞侧,105位于鼻侧 。位于颞上颞下侧者甚为少见 。视网膜血管不沿此皱褶分布,与先天性视网膜皱襞(congenital retinal fold)不同 。
Ⅳ度,瞳孔领被遮蔽 。自未遮住起检眼镜检查可见眼底红光反射 。
Ⅴ度 。散瞳检查,在瞳孔周边部可见呈锯齿状伸长的睫状突 。前房甚浅,常有虹膜前后粘连 。亦可因继发性青光眼或广泛虹膜前粘连而致角膜混浊,眼球较正常者小,内陷 。
诊断和鉴别
【鉴别诊断】
本病绝大多数发生于早产儿,有温箱内过度吸愧疚史 。据此可以诊断,除须与先天性视网膜皱襞、Coats病、视网膜母细胞瘤、化脓性眼内炎及玻璃体内积血而形成的机化物鉴别外,还应注意下列疾病的鉴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