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文明都衰落了,只有中国依然在?

    【为什么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文明都衰落了,只有中国依然在?】摘编自《给青少年的中国文化课》,磨铁图书2020年7月出版,_原题为为《中国文化长寿的原因》,原文有删减,不代表汉周读书观点 。
    一直以来,大家都很热衷于讨论:中国文化为什么能成为人类古文化中唯一的幸存者 。
    这个问题,前辈学者不太注意,因为他们常常处于国力凋敝、任人宰割的时代,很难正视中国文化的强劲生命力,而且他们也没有到全球各地进行对比性考察的条件 。
    到了我们这一代,情况发生了变化 。
    今天,小编分享余秋雨的一篇文章,他花费几十年时间,走遍全球重大的古文化遗址,寻找到了自己的答案 。
  • 体量巨大
    一种文化所占据的地理体量,从最原始的意义上决定着这种文化的能量 。
    照理,小体量也能滋生出优秀文化的雏形,但当这种雏形发育长大、伸腿展臂,小体量就会成为束缚 。
    中国文化的体量足够庞大 。与它同时存世的其他古文化,体量就小得多了 。
    即便把美索不达米亚文化、埃及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发祥地的面积加在一起,也远远比不上中国文化的摇篮黄河流域 。
    如果把长江流域、辽河流域、珠江流域的文化地域都算上,那就比其他古文化地域的面积总和大了几十倍 。
    不仅如此,中国文化的辽阔地域,从地形、地貌到气候、物产,都有极多差异 。
    永远山重水复,又永远柳暗花明 。
    一旦踏入不同的地域,就像来到另外一个世界 。
    相比之下,其他古文化的地域,在生态类别上都比中国单调 。
    中国文化的先祖们对于自己生存的环境体量,颇为重视 。
    虽然由于交通条件的限制,他们还不可能独自抵达很多地方,却一直保持着宏观的视野 。
    两千多年前的地理学著作《禹贡》、《山海经》,已经表达了对于文化体量的认知 。
    后来的多数中国文化人,不管置身何等狭小的所在,一开口也总是“天下兴亡”“五湖四海”“三山五岳”,可谓气吞万里 。
    这证明,中国文化从起点上就对自己的空间幅度有充分自觉,这种空间幅度转化成了心理幅度 。
    在中国文化的巨大体量四周,还拥有一道道“隔离带” 。
    一边是地球上最密集、最险峻的高峰和高原,一边是难以穿越的沙漠和针叶林,一边是古代航海技术无法战胜的茫茫大海,这就保障了中国文化群体在生态底线上的整体安全,也构成了一种内向的宏伟 。
    这种内向的宏伟,让各种互补的生态流转、冲撞、翻腾、互融 。
    这里有了灾荒,那里却是丰年;
    一地有了战乱,可以多方迁徙;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沧海桑田未有穷尽 。
    这种生生不息的运动状态,潜藏着可观的集体能量 。
    由地域体量转化为集体能量,其间主体当然是人 。
    在古代,缺少可靠的人口统计,但是大家都知道自己生活在一个规模巨大的群体中 。
    现代的研究条件,让我们可以为先辈追补一些人口数字 。
    先秦时期,人口就有两千多万;
    西汉末年,六千万;
    唐朝,八千万;
    北宋,破亿;
    明代万历年间,达到两亿;
    清代道光年间,达到四亿…
    这中间,经常也会因战乱、灾荒和传染病而人口锐减,但总的来说,中国一直可称为“大山大川中的人山人海” 。
    正是这庞大的地域体量和人群体量,中国文化有了“长寿”的第一可能 。
  • 从未远征
    地域体量和人群体量所转化成的巨大能量,本来极有可能变为睥睨世界的侵略力量 。但是,中国文化没有做这种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