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抄袭?混剪?解析自媒体平台为何对抄袭事件熟视无睹?( 二 )


二次加工虽然并非知识的原创者,但他们在加工的过程中,收集了不同来源的信息,并用巧妙的方法重新组织,让更多人可以轻松了解 。
这种信息的二次加工,在内容创作上有一个专业的术语——混剪 。
混剪是非常常用的内容处理手段,它既不属于原创,也不属于抄袭,它介于二者之间,是创作者对原作品重新解构,截取部分内容,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创意,混编在一起的行为 。
简单说,混剪并不是单纯的复制粘贴,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剪辑,混剪是取材于已有的内容创作,并以全新的理解方式重新组合,以二次加工和重新阐述的方式产出全新的内容 。
前面说了,自媒体是信息的传递,而非知识的传递,信息是不需要原创的,同时信息也是流通的,在流通的过程中不受单一形状或载体控制 。
我们当下处在信息过载的时代,每个人的生活都被填充各种单调无趣的事情,用户时常感到无聊,又被忙碌和焦虑所困扰,这中间的矛盾就是消费者被投喂各种千篇一律的内容所致 。
所以,从用户角度出发,当看到混剪内容时,在意的不是原创与否,而是有没有给自己带来信息的增量、额外的价值 。
到这里大家应该就明白了,如果是同一平台内容百分百照搬照抄的话,意味着没有出现信息增量,这种时候我们去投诉,官方是很乐意帮助解决问题的,毕竟官方比你更在意社区的环境和氛围 。
可如果是跨平台,尤其还是以不同的形式进行信息展现(知乎的图文转变成抖音的视频),这种就属于典型的信息混剪,是信息经过二次加工后的结果,它无形中创造了信息增量,因为,并不构成侵权行为 。
【原创?抄袭?混剪?解析自媒体平台为何对抄袭事件熟视无睹?】
我知道很多人看到这里不服气,明明是自己的原创内容,怎么就不构成侵权行为了?
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需要进一步了解,到底什么是原创?
现在,拿起你的手机,对着你面前的任何事物,按下拍摄键,不要添加任何滤镜、背景音乐,花式字体和表情包 。
最原始的内容创作就是这么朴实无华,枯燥乏味,因为要求是原创,所以你不能借鉴任何其它的创作,必须“原片直出”,可即便如此,你在拍摄这个素材时,还是无法避免的出现某个摄影师的作品元素,或者背景中包含了某个人音乐作品中描述的场景 。
再直白点说,你拍摄某个网红酒店,或者一个Hello Kitty,这些其实都是别人的创作,而对于更加专业的内容形态,比如拍电影,则更加需要从文学创作中取材,或者借鉴绘画、建筑和游戏中的布景 。
所以,大家应该明白了,混剪是一种自己无法确定的客观行为,只要你进行内容创作,总不可避免的会参与到混剪中去 。
人类文明建构在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彼此理解的基础上,语言和文字让人类拥有了一个共同的大脑,可以共享不同的信息、想法和创意,沿着信息链溯源而上,很难找到某个创作、发明,以及理论的原点 。
也基于这个原因,很多推动历史的重大突破在功劳和荣誉的归属上都存有争议,这些无论在艺术创作还是科学发现上都有体现 。
卓越的个体固然存在,他们的功劳不可磨灭,但群体的互相影响和反馈更为重要,那些最具才华和能力的创作者,正是在和受众的反复磨合才不断成长的,他们能够从同时期和历史上的多种创作中汲取灵感和能量,最终形成在这一阶段具有突破意义的创作 。
他们是一个时代群体创作的浓缩,他们在前人创作的基础上进行继承和混剪,同时也为后人带来混剪的素材,形成新的二次创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