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进军换电市场 车企合作成难题( 二 )


  多家企业布局换电业务 目前尚未盈利
  在换电市场,当前还面临市场竞争和商业化落地难的双重难题 。在2007年,以色列Better Place公司首次提出了换电的概念,由于建设运营成本高、换电车辆销量不及预期等因素,该公司于2013年已申请破产 。
  汽车行业分析师张翔表示:Better Place换电业务的商业模式走不通,是因为车企不愿意与其合作 。每家车企的电池包规格都不一样,而电池是车企的核心资源,如果开放之后由第三方来做电池,那么车企的利润就无法保证了 。换电业务到目前为止没有找到成功案例,这个商业模式仍然在探索中 。
  而特斯拉在2013年就推出了快速换电技术,将换电时间缩短到了90秒 。但因换电费用高、异形电池无法跨车型共享、换电站兼容性低、运营效率低,以及难以整合车企资源形成通用标准等问题,特斯拉放弃了换电技术路线和运营模式 。
  而国内换电市场上,目前的参与者主要有底盘换电并自建换电站的蔚来汽车、有服务北汽新能源等车企的上海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还有分箱换电模式的杭州伯坦科技工程有限公司三家企业 。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蔚来汽车拥有789座换电站,占比60.8%,奥动新能源拥有换电站402座,占比31.0%,杭州伯坦 拥有换电站107座,占比8.2% 。
  2010年,奥动新能源已开始发力换电业务 。据相关公告显示,2018年-2020年,奥动新能源营收为8247.49万元、2.12亿元、1.9亿元,但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86亿元、-1.62亿元和-2.49亿元,三年累计亏损5.97亿元 。奥动新能源高级副总裁杨烨表示,换电不是容易做的生意 。高昂的建设运营成本、盈利模式不明、电池技术标准不统一等,是横亘在换电模式大规模推广上的难题 。
  2014年,原国家电网(863计划)电动汽车项目负责人离开国网,成立了杭州伯坦,并在国家电网换电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出低箱版标准箱电池 。该公司所推动的分箱换电模式,结合大出行业务解决了运营成本和能源补充效率的问题 。截至去年9月,其官网显示,伯坦科技构建的“车电分离、分箱换电”技术体系和商业生态已与7家主机厂合作开发车型10余款车型,产品涵盖乘用车、商用车 。
  蔚来汽车从成立之初就坚定了换电模式,2017年开始首发自研的换电技术,2018年就已落地了第一座换电站 。蔚来数据显示,截止至2022年1月,蔚来汽车已经在全国范围布局了790座以上换电站,并计划2022年底将换电站数量扩充到1300座 。不过据界面新闻报道,在国内私家车领域,换电模式只有蔚来孤独坚持了多年,换电站的重资产投入也让蔚来迟迟难以盈亏平衡,至今仍未开始盈利 。
  此外,整车厂领域,东风、北汽、长安、上汽、吉利等企业相继宣布加码换电,而国家电网、国家电投、中石化等国家产业巨头也纷纷发布规划,均要在“十四五”期间建设4000座以上的充换电站 。
  众多企业很早开始布局换电市场,然而整个换电市场至今却刚到起步阶段 。华西证券研究认为,换电目前存在的不足包括:换电站建站成本剧增、设备可靠性和电池一致性不易保证、技术标准不统一、不易整合协调各方利益等 。
  汽车行业分析师张翔认为,电池供应商布局换电业务,需要考虑经济效益 。当前,换电领域的商业模式不算明朗 。就现在来看,除资金较充沛的宁德时代之外,其他电池厂商布局换电业务的可能性也许不大 。
  统一换电标准 核心车企难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