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像“猪”一样飞上“风口”


哈利波特,像“猪”一样飞上“风口”

文章插图
文丨道总有理

谁的童年梦想没有一个带着圆圆框架眼镜 , 绿色眼睛里透露着古灵精怪的小男孩?那时候我们的理想院校没有清华与北大 , 谁都梦想着有一天 , 猫头鹰衔着烫金信笺落在屋檐下的绿色邮筒上 , 穿越九又四分之三的车站 , 去往属于自己的霍格沃茨 。
九月份 , 麻瓜世界里一片沸腾 , 《哈利波特:魔法觉醒》上线后 , 短短几天内 , 霍格沃茨的录取通知书在互联网上发得到处都是 。这款明显夹带私货的游戏虽然评分每况愈下 , 截止目前TapTap评分只有6.3分 , 但热度足以引起全民狂欢 。
根据不完全统计 , 从9月7日到9月9日 , 各类与《哈利波特》相关的话题数不胜数 , 阅读量3天破25亿 , 热搜上榜共10个 。诸如“你要永远相信魔法”、“你收到霍格沃茨的电话了吗”、“我在霍格沃茨看烟花”、“格兰芬多现任院长是纳威”等等……分分钟勾起记忆里的那份魔法情怀 。
据百度指数 , 开放注册下载当日 , “哈利波特魔法觉醒”的词条指数飙升至106,380 , 而作为IP原生词条的“哈利波特” , 近一个月来搜索热度也同比提升55% 。除了游戏 , 刚刚开业北京环球影城也靠着“打卡”霍格沃茨 , 首日开园的票几秒就没了 。
我们终究会长大 , 但魔法世界却亘古存在 , 当然 , 魔法世界里的商业故事也永远不会消失 。
《哈利波特》的商业魔法与中国的仙侠基因一样 , 巫师传说在欧美地区有很深的文化基础 , 最早可以追溯到英国十五世纪左右 , 似乎对未知事物与非现实世界的想象无论在哪个角落都是人类的一大共性 , 大众对法术或者魔法的憧憬 , 造就了这一类型的IP几乎长盛不衰 。
《哈利波特》算是西方魔幻IP中最经典的一个例子 。从1997年 , 第一本小说《哈利波特和魔法石》诞生之后 , J.K.罗琳就在麻瓜世界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小说、电影、戏剧以及层出不穷的周边 , 彻底将无数哈迷困在金钱换美梦的圈子里 。
据WikiMili今年3月的统计 , 哈利波特在“全球最赚钱的50个IP”中排名第十 , 收入达322亿美元 。早在2004年 , 罗琳就靠着写作登上了福布斯排行榜 , 根据当年的数据统计 , 2004年 , 罗琳的财富排名全世界第1062位 。
20多年来 , 7部《哈利·波特》小说在全球共卖出4.5亿本 , 累计收入近80亿美元 , 仅仅是图书部分 , J·K·罗琳版税收入即已近12亿美元 。国内开始期待霍格沃茨的通知书要始于2000年 , 彼时哈利波特丛书中的第一部正式在中国出版 , 两年之后 ,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在中国大陆上映 。
百度“哈利·波特”吧已经积累了超过70万的关注人数和1414万篇帖子;哈利波特背后瑰丽的魔法在东方依旧风靡 , 知乎上有个热门问题“中国留学生在霍格沃茨的日常是什么样的?”累计900多个回答 , 置顶的一条回答有2.5万人点赞 , 1600多条评论 , 被知乎日报收录 。
时至今日 , 已经有200多个国家出版了哈利波特系列小说 , 那个神秘的九又四分之三站点成了一个任何地区都有可能存在的地方 。哈利波特的魔力究竟有多大?电影取景的车站在英国硬是被世界各地的游客打卡成了知名景点 。麻瓜们憧憬自己有一天能披上长袍 , 骑着扫帚驰骋在霍格沃茨的上空 , 于是遍地的IP商机就信手拈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