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孩子最讨厌父母的五大行为,第一个就是它……!

小枫最近为总是控制不住对女儿大吼大叫而苦恼不已。她让女儿去学习,女儿有时就会说:“我学了挺长时间的。我现在想去画画。”她想给女儿报个网课,加强一下薄弱学科的学习,可女儿偏偏不干,说是她要靠自己预习。跟女儿规定每天早晨七点半起床,可每次她都要叫上好几次,直到八点过后才起床。要求女儿收拾整理好自己的房间,可每次进女儿的房间总是发现满地狼籍……起先她还能和颜悦色地劝导,可最后还是难免大发雷霆。她一顿“河东狮吼”之后,女儿也很不开心,母女之间陷入冷战。看着女儿无助的样子,她也心疼、内疚不已,可是过段时间却还是“涛声依旧”。
行为|孩子最讨厌父母的五大行为,第一个就是它……!
文章插图
在头条号上,有一篇文章写过孩子最讨厌父母的五大行为,大吼大叫赫然列在榜首。几乎每个家长都曾对孩子大吼大叫过,做个不吼不叫的父母到底有多难?在这条漫长的陪孩子成长的路上,我们应该如何修炼?一、吼叫的危害孩子越小,他越是把父母当做安全的依靠、无上的权威。如果他经常受到父母的大吼大叫,经常看到父母失去控制的样子,他的内心就会充满恐惧,觉得无所依靠,感到失去了安全感;他也可能会自怨自艾,觉得这一切都是自己的错,才使得父母不再爱自己;他也可能对父母的“恶意对待”充满了怨恨,觉得父母很可恶。也许他会因为你的吼叫,暂时收敛一下你认为“不好”的行为,却无法长期地从根本上改变。一个在童年时期长期遭受吼叫的孩子,他对自我、他人和世界的感受是扭曲的,他的心灵也会因此落下阴影。这种阴影可能会一直蕴积到青春期才会爆发。我们看到有的青春期的孩子所表现出的叛逆冷漠,可能与他童年时长期遭受父母的大吼大叫是有一定关系的。而身为父母在冲孩子发火后,看到孩子满脸委屈、精神落寞,也会陷入对自己的责备和认为自己无能的羞愧之中。
行为|孩子最讨厌父母的五大行为,第一个就是它……!
文章插图
二、吼叫的原因(一)“吼叫式教育”也会遗传每个人的童年时期,都是通过观察父母来了解这个世界。父母经常吼叫孩子的家庭,这种教养模式就很有可能代代相传。即使当初那些被吼叫的孩子如今文化水平很高,读了很多相关的教育书籍,掌握一些儿童教育理论,知道大吼大叫的教育方式会破坏孩子的性灵,但在孩子屡教不改,自己的耐性被消耗殆尽时,童年的经历和感受就会猛跳出来,吼叫就会成为默认的教育孩子的方式,你是不是在每次吼叫过后,都会在愧疚中依稀看到当年父母吼叫你的一幕幕?苏珊.福沃德在《原生家庭》里写到,没有归还的,便会转移。如果你的童年也是在父母的吼叫下成长的,你没有解决自己对父母的怨恨、恐惧,就会把这种情绪转移到自己的新生家庭中。
行为|孩子最讨厌父母的五大行为,第一个就是它……!
文章插图
(二)自我价值感低面对孩子的不合作、屡教不改,就会导致情绪激动、大吼大叫,可能是因为你的自我价值感较低的缘故。有时你想当然地认为孩子对自己的教导不加以理会,是因为自己不被孩子重视,在孩子面前没有权威,于是便对孩子大吼大叫来武装自己显得强大,因为你无法容忍自己在孩子面前变得弱小,用大吼大叫来掩饰你的恐惧、难过、失望、羞愧等情绪。
行为|孩子最讨厌父母的五大行为,第一个就是它……!
文章插图
你的大吼大叫也有可能因为工作压力大,或者在别的方面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你不能发泄到别人身上,只能积压在心中。孩子的错误一下引爆了你的愤怒,他成为了那个无辜的受害者。想想你有没有迁怒于孩子的时候?自我价值感强的人会珍爱自己,也会珍爱别人,只有弱者才会把怒气迁移到比他更弱的孩子身上。(三)认为“教育”就是“控制”中国有句古话“棍棒底下出孝子”,千百年后仍有信奉“棍棒教育”者,他们认为对孩子的打和骂都是为了孩子成才。我们也经常听到一句俗话“惯子如杀子”,很多家长意识到对孩子的过度宠溺会使孩子养成许多坏习惯,形成不了良好的人格,严重影响到孩子健康发展,于是便站到“溺爱”教育的对立面,对孩子的教育一切从严,信奉“吼叫式”的教育。他们觉得如果对孩子过于温和,孩子就会变得不听话,他们希望孩子按照父母的意愿去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却唯独没有想到孩子也是个独立的个体。如果孩子对自己的教导有所违背,他就会觉得孩子不受控制,于是就用吼叫的方式去镇住孩子,把教育孩子等同于对孩子的控制,大吼大叫就是这种错误的教育思想的外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