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车热销背后( 二 )


广汇汽车虽然拥有一些超豪华品牌的销售渠道 , 但这部分业务整体的市场规模空间不大 , 相比日系、德系豪华品牌同时兼顾市场空间和增长速度 , 有明显不同 。
经销品牌的不同 , 最终带给了两家公司截然不同的经营表现 。
越来越赚钱的中升控股 , 已着手降低自己的资产负债率 , 这个数字已从2018年的66.7%下降到2021年中报的56.05% 。相比之下 , 广汇汽车的资产负债率要高一截 。
对于原本需要大量借贷经营的汽车销售行业来说 , 少借钱可以节省不少的财务成本 , 让盈利数据表现更加亮眼 , 并最终放大到市值上 。
02、4S店不过时

绝大多数的豪车仍然是从线下4S店渠道卖出去的 。
在豪华车热销的历史时期里 , 中升控股成了最核心的受益者 。
2016年是中升控股历史上的转折点 。中升控股完全抓住了中国豪车市场爆发的机会 。这一年 , 奔驰国内销售额增长28% , 捷豹路虎增长31% , 凯迪拉克45.9% , 林肯180% , 雷克萨斯25.6%......
中升控股在2016年赚了20.4亿元 , 同比2015年大涨324.2% 。更重要的是 , 从那之后这家公司保持住了强劲的增长势头 。
豪车热销背后

文章插图
业绩起爆的同时 , 中升控股的股价开始了头也不回的上涨之旅 。自2016年1月到2021年9月五年半的时间里 , 其股价涨幅接近30倍 , 成为香港市场长期股价表现最好的上市公司之一 。
2021年7月 , 中升控股获得了来自张磊的认可 , 与高瓴旗下基金公司订立认购协议 , 高瓴以29.95亿港元认购4725.3万股 , 占发行后总股本的2% 。
经过了几十倍上涨之后 , 中升仍然可以获得顶尖机构投资者的下注 。但广汇的情况就显得不那么乐观:收入水平接近的情况下 , 广汇汽车的市值长期徘徊在200亿元左右 , 近期经过了一波快速上涨之后 , 仍然没有超过300亿元 。
汽车经销商被给出低估值 , 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创新型汽车销售方式的出现 。4S店这种传统模式已显得有些“老土” , 特别是对于青睐新能源品牌汽车的消费者而言 。
“造车新势力”更倾向于用新的方式进行车辆销售:在商业中心设置展厅门店、在微信朋友圈等网络渠道打广告 , 包括用线下车友会等方式扩列、拉新 , 然后再通过APP下订单 。
最具代表性的是蔚来——可能是市场上创新营销策略最激进的一家 , 创始人李斌将其定义成为对标奔驰、宝马的豪车品牌 。
但这个在商场里卖车的“新能源豪车” , 其2021年上半年在国内市场的累计销量仅41956辆 , 相比奔驰的44.1579万辆、宝马的46.71万辆存在不小差距 。从这个差距中也可以清晰看到 , 截至目前 , 绝大多数的豪车仍然是从线下4S店渠道卖出去的 。
03、“新贵”支撑市场
豪车消费在中国有着深厚的土壤 , 体现于购买豪车群体的年轻化 。
观察中升控股的财务数据和股价表现可以看到 , 新能源汽车的火爆和销售模式的变化 , 至少对于德系、日系豪车来说 , 影响并不大 。
同时 , 宏观经济数据的变化、消费大环境的变化 , 对于豪华汽车品牌的销售暂时都没有太多负面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