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熊孩子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熊孩子怎么教育

熊孩子形成和家庭环境和性格养成有关系,面对家长对行为的不理解,渴望得到更多的关注,不知道怎么正确的表达,那么熊孩子形成的原因是什么?熊孩子怎么教育?
熊孩子|熊孩子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熊孩子怎么教育
文章图片
熊孩子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孩子虽是最该无忧无虑的,可基于生理基础,仍然存在一定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会做出一些破坏性的行为,或是用语言“攻击”他人,有时并非出于自愿。
孩子可能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做,可仍旧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
从人格障碍理论角度来说,有“坏心”的人只是很小一部分。
对于孩子来说,人格发育尚未完善,即使出现“不良”的举动,也不能认定就是出于“坏心”,更不能认为这样的孩子无药可救。
大部分孩子的“问题行为”,并不能确切判断为“破坏性”“不良”行为,应该被当成“压力行为”来对待。
一.生物因素
每个人都有情绪,孩子也不例外。我们在看待一个人情绪好坏时,通常认为这是人精神层面的问题,其实和生物学成分也有关联。
人要表现出生命力,有时会通过强烈的情绪释放展现,这时会调动生物化学物质来振奋或者是消耗身体。尤其是比较激烈的情绪,都会消耗生物机能。
对于大人来说,生物层面的压力可能来自长期性失眠或锻炼不足等因素。
而孩子的压力来源相对敏感,比如大人说话时突然提高音量,或是椅子碰撞发出的咯吱声。
这些声音对大人来说不至于造成压力,却容易对孩子造成较大刺激。
二.情绪因素
孩子很难理解自己内心的情绪,比如感受到外界压力,或是身体不舒服,有不耐烦情绪时,他们不知道怎样正确表达和控制。
孩子处理这种情况的能力不够,如果父母能及时发现,一定要适当帮助孩子摆脱情绪困扰。
三.认知因素
孩子如果自身的认知能力强,就能够保持注意力,避免外界干扰。
在整理情绪方面,能够有计划、有目标的对待生活中的问题,是比较好的一个状态。
但是,对大部分孩子来说,认知能力相对薄弱,处理大量信息的能力不够,容易受外界干扰,这也是压力产生的原因。
四.社会因素
人处在集体中,人际交往能力非常重要。孩子能否理解别人说的话,做出适当的回应,是需要掌握的技能。
如果不能理解大人说的话,或是不会说好听的话给大人听,很容易招致大人的不满,从而会增加孩子的压力。
了解孩子的压力区域后,请父母针对性地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准确定义,不要再逼迫甚至是惩罚孩子,也不要等着孩子理解大人。
▼为何说熊孩子做出的是“压力行为”?
在心理学研究中,当人处于高唤醒或低唤醒状态时,就意味着处于高压状态中,会表现出冲动、甚至是攻击性行为,或者有个体处在精神状态恍惚的情景中。
实验研究证明: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如果长时间处于这种高压状态下,都可能会过度解读他人的行为或动作。
简单来说,也就是明明别人对自己没有偏见,但出于心理作用,仍觉得别人对自己态度不好。
大人总觉得孩子有“坏心眼”,可能在孩子看来,大人对待自己的态度也未必温和。孩子会觉得,这是对他有敌意的表现。
这种情况下,不要想着强行控制孩子,让其冷静下来才是最好的方式。不要试图威胁、惩罚孩子,这样做只会增加孩子的压力,促使矛盾升级。
熊孩子|熊孩子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熊孩子怎么教育
文章图片
熊孩子怎么教育?
一.识别压力迹象,不要轻易给孩子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