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有情绪就“自残”?家长要警惕“情绪饥饿”,或危及生命( 二 )


1、孩子总是处在抑郁的状态中 。
生活中 , 有些孩子活泼捣蛋 , 身上似乎充满着用不完的精力 , 轻而易举就能得到别人的关注 。 然而 , 也有些孩子总是沉默不语 , 心境悲观 , 给人一种冷漠的感觉 , 这类孩子往往容易被忽略 。 有些父母觉得这是因为孩子害羞 , 所以也没有过多地在意 , 其实不然 , 这类孩子最容易出现"情绪饥饿" 。
2、情绪不稳定 。
虽然孩子的情绪总是变化的 , 但我们不能因此忽略那些情绪多变、不稳定的现象 。 有些孩子刚刚才笑得欢天喜地 , 突然间毫无缘故地抱头痛哭 , 别忽略这很可能是"情绪饥饿"的表现 。
3、容易被激怒 。
当我们受刺激时 , 确实会在短时间内出现一定的情绪反应 , 假若刺激强烈 , 我们的情绪自然也会有很大的波动 。 但生活中有这样一些孩子 , 即便外界并没有给他很大的刺激 , 但他的情绪反应却十分激烈 , 很容易被小事激怒 , 这通常是"情绪饥饿"的表现 。
4、高焦虑 。
所谓的"高焦虑"是指孩子在意识到要发生某件事时容易产生夸大的恐惧、紧张和烦躁的心理 。 适当的焦虑会促进我们大脑皮层兴奋度 , 思维会更加活跃 , 但过度的焦虑会让我们变得烦躁不安 , 思维呆滞等不良的影响 。
在生活中 , 作为父母要有一双善于发现孩子的眼睛 , 孩子处于生长发育阶段 , 心智尚未成熟 , 无法很好地处理情绪的问题 , 往往容易爆发出来 。 父母要多加警惕孩子的"情绪饥饿"问题 , 并学会用以下的办法来帮助孩子成长更愉悦 。
孩子一有情绪就“自残”?家长要警惕“情绪饥饿”,或危及生命
文章图片
避免孩子的"情感饥饿",这些"干货"你要懂
多多陪伴孩子 , 增强亲子间的关系
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仅仅只有在孩子未成年之前 , 错过了就再也补不回来的 。 我们常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 "而父母对孩子最好的爱就是陪伴 。
著名精神病学家JohnBowlby曾经提出了"依恋理论":
早期的父母对子女的陪伴会让孩子形成一种人际关系的"内部工作模式" 。 也就是说 , 孩子在早期教育中感受到信任和爱 , 就能肯定自己是值得被爱的;如果没有得到爱的陪伴 , 就会对自己产生负面评价 。 孩子容易出现"情绪饥饿"问题 , 在于孩子缺乏自信心 , 父母的爱和陪伴恰恰是孩子自信心的最大来源 , 父母一定不要忽略 。
陪伴孩子 , 只需要从生活的小事出发 。 在工作之余的空闲时间 , 和孩子一起玩游戏 , 和孩子进行交谈 , 和孩子一起饭后散步 , 和孩子一起阅读、画画等 , 这些事情虽是生活琐碎小事 , 但类聚起来的力量却不容小觑 , 相信有了父母的陪伴 , 孩子也会更加乐观积极 , 而不会陷入"情绪饥饿"中 。
孩子一有情绪就“自残”?家长要警惕“情绪饥饿”,或危及生命
文章图片
允许孩子情绪的表达 , 适当忽略孩子"自残"
人都是情感动物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 我们要学会尊重和理解 。 心理学家格拉瑟认为 , 我们表现出来的所有行为都是为了满足我们的需求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内心需求 , 都有自己的情绪 , 不分年龄不分性别 。 成年人遇到不顺心的事情 , 情绪上多多少少都会受到影响 , 更何况是心智还未成熟的孩子 。
父母要学会设身处地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 不妨可以回想一下当我们是小孩子的时候 , 我们想要做什么 , 这也许能够更加深刻地了解我们的孩子 。 当孩子出现情绪时 , 父母要学会沉着冷静地应对 , 允许孩子有属于自己情绪表达权利 , 等孩子地情绪慢慢恢复之后 , 父母在进行针对性地疏导和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