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研究表明 , 在五岁左右或者进入了小学阶段的数学认知发展水平高的孩子 , 不仅数学成绩更好 , 他们的语文和阅读能力也很相对的高于其他孩子 。 这说明了数学思维的培养 , 不仅能够促进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 也能对其他领域的学习和发展有积极的影响 。
既然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这么重要 , 那么有哪一些方法是值得我们家长引用和借鉴的呢?都说每一个孩子的天性就是玩 , 在我们与孩子相处中会发现 , 在玩中学 , 能让孩子学到更多有用的东西 。
文章图片
如何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
培养孩子数学思维要选简单易懂的入手 。
孩子的数学思维都是循序渐进的 , 一切学习的出发点都要从孩子的兴趣出发 , 让孩子爱上数学 , 再去自主地学习数学到熟练地掌握和运用数学解决问题 。
比如说让孩子计算1+1=?很多孩子并不能凭空就算出得数来 , 他们需要借助物体来帮助他们更快地算出得数 , 这时候你就需要拿出两个苹果在他的面前演示几次 , 他才能明白1+1=2 。
就地取材 , 培养孩子数学思维
都说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 数学不是远离生活 , 而是从中找到里面的藏起来的乐趣 。 下面来看看那些比较有用的数学思维游戏 。
第一 , 集合游戏
集合 , 就是按照一定的属性把物品组合在一起 , 因此 , 同一个物体它也会有多种的集合方式 。
1.动物卡片集合分类 , 家长可以准备一些动物卡片 , 让孩子按照一定的标准把他们分类 , 比如说食肉动物、食草动物和杂食动物;有角的跟没有角的;是否是爬行动物;水生动物、陆生动物和两栖动物等等 。
2.钱币集合:我们可以按照钱币的形状分类、面值大小分类、或者颜色分类 。
比如说一分的硬币、一角的硬币、一元的硬币等等 , 都可以让孩子来进行操作 。
第二 , 数数类游戏
1.十进位数数:很多孩子经常会在数到19、29、39时停下来 , 因为他们不知道接下来应该是多少 , 这个时候可以试一试十进位数数 , 比如10、20、30、40、50……这样还会让孩子更容易明白 。
2.找偶数:首先你要告诉孩子 , 什么是偶数 , 然后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进行 , 像是商场里面、广告牌上都会有偶数 , 不仅锻炼孩子的观察能力 , 也让孩子认识到很多的偶数 。
文章图片
第三 , 规律类游戏
1.贴纸游戏:相信很多孩子都会拥有自己喜欢的贴纸 , 这时候家长可以让孩子把这些贴纸按照从高到矮排列或者是从大到小 , 也可以让孩子自己想一想 , 还能怎么排序 。
2.用动物的腿排序:我们在玩动物卡片的时候会发现 , 他们的腿是不一样的 , 有的没有腿 , 有的是两条 , 有的是四条、六条等等 , 我们就可以让孩子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 。
第四 , 图形类游戏
1.等分和拼贴:像我们的圆形图案、正方形图案、长方形图案等 , 把它们按等分的形式剪出来 , 让孩子进行观察它们的大小 , 然后再把它们拼贴起来 。 就像圆的等分可以运用到实际中的分蛋糕 。
2.图形转换:把一张正方形的纸沿斜线对半剪成两个三角形 , 再让孩子把它拼成另外的图形;像我们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都可以拿来重新转换 。
文章图片
第五 , 逻辑思维游戏
1.迷宫:迷宫里面的道路可以错综复杂 , 让孩子找出一条离开迷宫的出路 , 能很好地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
- 如何做好“数学启蒙”?不同阶段有不同“侧重点”,家长要细分
- “三无”产品不能有,“三无”教育却可行,做不强势父母不是梦
- 孩子几岁开始“性发育”?若不在这范围内,不是早熟就是晚熟
- 孩子真的说谎了吗?可能并不是。谎言有着几种类型,你分清了吗?
- 孩子害怕说话逃避社交,也许不是孩子内向,“社交恐惧”要重视
- 孕期三大“忌讳”你了解吗?不是迷信,有科学依据
- 孩子成绩差,学习没效率?不是孩子“笨”,可能是专注力出了问题
- 这3类老人很适合带娃,孩子越带越聪明,看看你家是不是
- 0和2的中间是“几”?孩子说不是1,理由让人无法反驳
- 孩子长大后没出息是有根源的,成绩不是唯一,有些小问题很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