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清县|在孩子心中种下民族共同体的种子——汪清县第四幼儿园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纪实

汪清县第四幼儿园将民族团结贯穿于幼儿教育始终 , 提出新时代民族团结的幼儿教育新理念和新思路 , 引导各族教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在孩子幼小的心灵种下民族共同体的种子 , 形成了相互融合、彼此关爱的民族幼儿教育理念 。
2013年 , 汪清县在县城内已有两所独立汉族幼儿园和一所朝鲜族幼儿园的基础上 , 新成立一所朝汉民族联合园——汪清县第四幼儿园 , 并选派幼儿教育经验丰富的朝鲜族教师李海兰担任园长 。
对于这样一所新办的民族联合园 , 李海兰心里比谁都清楚 , 统一各民族教师思想 , 引导他们以园为家 , 共同致力于民族教育事业发展是成功办园的第一步 。 在主持召开第一次园班子会议时 , 李海兰强调:不以民族关系论亲疏 , 只以有利于民族教育事业发展为标尺 。 在她的带领下 , 民族团结在全园教师心中成为一面引领教育理念的旗帜 。
9月15日 , 采访人员来到汪清县第四幼儿园 。 李海兰告诉采访人员 , 为更好宣传民族团结政策以及典型人物 , 幼儿园充分利用宣传栏、微信群、网站等各种宣传工具 , 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向教师、家长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民族理论以及民族团结工作中取得的丰硕成果和涌现出的先进事迹 , 让民族团结工作深入人心 。 “在我们幼儿园 , 各族师生关系亲密 , 相互帮助的事例特别多 。 ”李海兰说 。
2016年 , 幼儿家长马景涛不幸身患癌症 。 得知情况后 , 幼儿园组织教师为其捐款 , 并在“六一”国际儿童节组织爱心义卖活动 , 广大教师、家长踊跃参与 , 筹到善款9000余元并捐赠给马景涛 。 同年 , 幼儿园的学生艾星怡患上白血病 , 教师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 主动帮助其筹款治病 。
该幼儿园很多朝鲜族孩子的家长在外打工 , 为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关心和温暖 , 幼儿园组织党团员教师和留守儿童结成不同民族间的帮扶对子 , 开展益于儿童身心健康的活动 , 让留守儿童和正常孩子一样感受到家的温暖和父母的关怀 , 帮助他们快乐成长 。
为促进朝汉相互融合 , 幼儿园申请了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幼儿园朝汉双语趣味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 。 在李海兰的带领下 , 课题组成员和教研组教师一起 , 探讨怎样将趣味课程体系应用到教学中 , 教研组每周开展一次研讨活动 , 有针对性地研究双语课程 。 教师们撰写的《论幼儿双语教学问题研究与对策》《浅谈幼儿园如何激发幼儿学习双语的兴趣 , 提高教学效果》等论文获得嘉奖 。 教研组还整理编辑了《双语手册》和《双语教学优秀案例集》 , 编写了《双语趣味主题活动课程》 , 进一步推动了幼儿园双语课程体系创建 。
功夫不负有心人 。 2014年7月 , 汪清县第四幼儿园跻身州级示范性幼儿园行列 , 成为民族幼儿园办学的典范 , 2015年被命名为汪清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 , 2016年被评为全州青少年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
(延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