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怎么吃最合适 三文鱼图片大全大图真实说( 四 )


我国最早接触大西洋鲑的是港台地区 , 由于它的英文名是atlantic salmon , 于是正如你所知道的“士多啤梨”其实是草莓一样 , “salmon”经浓重粤语腔发音 , 音译成了“三文鱼” 。由于上述历史原因 , 在中文语境里三文鱼指的就是大西洋鲑 。最著名的要属挪威海产三文鱼 , 根据产地的不同 , 还有同类大西洋鲑产品例如澳洲海产三文鱼、苏格兰海产三文鱼等 。
如何分辨野生和养殖?
其实世界上80%的产量都是养殖的 , 我们日常消费和食用更多的是养殖品种 , 野生的很难吃到 , 这就造成了野生三文鱼比养殖三文鱼平均售价相差将近4倍!如果你非要追求一下野生的 , 那可得擦亮眼睛 。俗话说 , 商家无利不起早 , 总会有些人用养殖鲑鱼装扮成野生的来蒙骗消费者 。
一般来说 , 同种类下 , 养殖三文鱼和野生三文鱼的差异比较明显主要是:
1、外表和颜色 。养殖的三文鱼外表通常会有斑纹 , 而野生是三文鱼外表非常光滑 , 颜色统一;野生的偏红 , 养殖的偏橙红(这种对比只能限定在同种间进行 , 举个例子:有种叫红鲑的太平洋鲑 , 以肉色红润闻名 , 这很显然不能和橙红的大西洋鲑对比)
2、看脂肪 。也就是咱们常看到的鲑鱼肉上的白线条 , 野生较细窄 , 养殖较粗宽 。(也要在同种类的情况下对比 , 一般情况下可以判断 , 但是不排除有些野生种营养超好长得很肥 。而且要注意养殖的尾段 , 这部分脂肪层会比较薄 , 显得跟野生的比较接近) 。超市中 , 一些三文鱼切片出售 , 如果鱼肉里有一条或者几条白花花的白色脂肪线 , 那就是养殖的 。
相反 , 野生三文鱼肉质结实紧密 , 脂肪含量几乎为零 , 所以看不到白色的膘 。
3、看口感 。
野生三文鱼生存环境竞争十分激烈 , 为了活下去而疲于奔命 , 3年之后才能成熟 , 因此肌肉组织发达 , 脂肪含量少 , 肉质柔软紧实 , 有种吃瘦肉的感觉;养殖三文鱼缺少自然竞争环境和运动空间 , 饲料都是由高脂肪、高蛋白组成 , 一般都膘肥体壮 , 1年不到就可以迅速长到20多斤 , 鱼体肥嫩富含脂肪 , 鱼肉上可以看到非常明显的白色脂肪线 , 口感则比较松软 。
野生三文鱼的营养略高于养殖的 。
野生
养殖
进口三文鱼切割案板检测出新冠病毒?又是海鲜市场!
细思极恐!
武汉华南海鲜市场病毒传播******就要浮出水面——武汉病毒爆发估计也跟冷冻生鲜进口有关?病毒输入?病毒源头?
目前从媒体报道看 , 公众已知的事实逻辑很简单——一个案板上检测出了新冠病毒 , 这块案板曾切割过进口三文鱼 。病毒感染对象明确是案板 , 而三文鱼只是在这个感染环境中密切相关 , 算是密切接触者 。作为密切接触者 , 三文鱼必须隔离并做病原检测 。
其实 , 如果可以从阴谋论的角度判断 , 三文鱼是一个很完美的病毒传播载体——实验室保存病毒就是在冰箱 。
进口三文鱼都是在—18℃至-22℃低温环境全冷链运输 , —18℃至-22℃这个温度对新冠病毒而言简直舒服极狠 。它进入市场气温一高就会恢复生物活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