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说的体质养生是什么 中医养生七原则( 三 )

(2)养生方法:精神修养:阳盛之人好动易发怒,故平日要加强道德修养和意志锻炼,培养良好的性格,用意识控制自己,遇到可怒之事,用理性克服情感上的冲动 。体育锻炼:积极参加体育活动,让多余阳气散发出去 。游泳锻炼是首选项目,此外,跑步、武术、球类等,也可根据爱好选择进行 。饮食调理:忌辛辣燥烈食物,如辣椒、姜、葱等,对于牛肉、狗肉、鸡肉、鹿肉等温阳食物宜少食用 。
可多食水果、蔬菜,像香蕉、西瓜、柿子、苦瓜、番茄、莲藕,可常食之 。酒性辛热上行,阳盛之人切戒酗酒 。药物调养:可以常用菊花、苦丁茶沸水泡服 。******干燥者,用麻子仁丸,或润肠丸;口干舌燥者,用麦门冬汤;心烦易怒者,宜服丹栀逍遥散 。
6.血瘀体质养生法
(1)体质特点:面色晦滞,口唇色暗,眼睚暗黑,肌肤甲错,易出血,舌紫暗或有瘀点,脉细涩或结代 。若病则上述特征加重,可有头、胸、胁、少腹或四肢等处刺痛 。口唇青紫或有出血倾向、吐血、便黑等,或腹内有症瘕积块,妇女痛经、经闭、崩漏等 。
(2)养生方法:运动锻炼:多做有益于心脏血脉的活动,如各种舞蹈 。太极拳、八段锦、动桩功、长寿功、内养操、保健按摩术,均可实施,总以全身各部都能活动,以助气血运行为原则 。饮食调理:可常食桃仁、油菜、慈姑、黑大豆等具有活血祛瘀作用的食物,酒可少量常饮,醋可多吃 。山植粥、花生粥亦颇相宜 。药物养生:可选用活血养血之品,如地黄、丹参、川芎、当归、五加皮、地榆、续断、茺蔚子等 。
精神调养:血瘀体质在精神调养上,要培养乐观的情绪 。精神愉快则气血和畅,营卫流通,有利血瘀体质的改善 。反之,苦闷、忧郁则可加重血瘀倾向 。
7.痰湿体质养生法
(1)体质特点:形体肥胖、嗜食肥甘、神倦、懒动、嗜睡、身重如裹、口中粘腻或便溏、脉濡而滑、舌体胖、苔滑腻 。若病则胸脘痞闷,咳喘痰多;或食少,恶心呕吐,******溏泄;或四肢浮肿,按之凹陷,小便不利或浑浊;或头身重困,关节疼痛重着、肌肤麻木不仁;或妇女白带过多 。
(2)养生方法 。环境调摄:不宜居住在潮湿的环境里;在阴雨季节,要注意湿邪的侵袭 。饮食调理:少食肥甘厚味,酒类也不宜多饮,且勿过饱 。多吃些蔬菜、水果,尤其是一些具有健脾利湿、化痰祛痰的食物,更应多食之,如白萝卜、荸荠、紫菜、海蜇、洋葱、批杷、白果、大枣、扁豆、薏苡仁、红小豆、蚕豆、包菜等 。运动锻炼:痰湿之体质,多形体肥胖,身重易倦,故应长期坚持体育锻炼,散步、慢跑、球类、游泳、武术、八锦、五禽戏,以及各种舞蹈,均可选择 。
活动量应逐渐增强,让疏松的皮肉逐渐转变成结实、致密之肌肉 。气功方面,以动桩功、保健功、长寿功为宜,加强运气****** 。药物养生:痰湿之生,与肺脾肾三脏关系最为密切,故重点在于调补肺脾肾三脏 。若因肺失宣降,津失输布,液聚生痰者,当宣肺化痰,方选二陈汤;若因脾不健运,湿聚成痰者,当健脾化痰,方选六居子汤,或香砂六君子汤;若肾虚不能制水,水泛为痰者,当温阳化痰,方选金匮肾气丸 。
8.气郁体质养生法
(1)体质特点:形体消瘦或偏胖,面色苍暗或萎黄,平素性情急躁易怒,易于激动,或忧郁寡欢,胸闷不舒,时欲太息,舌淡红,苔白,脉弦 。若病则胸胁胀痛或窜痛;或******小腹胀痛,******不调,痛经;或咽中梗阻,如有异物;或颈项瘿瘤;或胃脘胀痛,泛吐酸水,呃逆哎气;或腹痛肠鸣,******泄利不爽;或气上冲逆,头痛眩晕,昏仆吐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