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会|孩子说长大以后要去“烤地瓜”,妈妈的回答竟然是……( 二 )


“鼓励”要精准
千万别过度
一提起“鼓励”,有些父母就有这样的误区,认为“鼓励”就是时时刻刻给孩子拼命“加油”。其实,空洞地给孩子加油打气,这种鼓励反而变成一种期待的“压力”,压得他喘不过气,导致情绪失控。真正的“鼓励式教育”,是这样:
鼓励孩子的行为,而不只是关注结果
鼓励孩子切忌空洞和关注结果,要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对事情的掌控感。
如:努力的过程、坚持的毅力、自律的精神等等。
从具体的行为中去肯定,去鼓励,才能培养出勇气可嘉、遇事不惧的成长型思维的孩子。
发掘孩子潜藏的闪光点
前段时间,北大教授丁延庆吐槽女儿的视频在网上爆火。因为女儿是“学渣”曾令他格外焦虑,但最后他却找到了女儿最独特的优点。
一次女儿到他的办公室,看到墙上挂着的四个大字,就问爸爸:“是什么字?”丁教授回答:“君子豹变。”女儿听了哈哈大笑:“哈哈,君子泡面。”丁教授听了不但没有指责女儿不认识字还瞎改成语,反而夸奖女儿的幽默和有趣。
后来,女儿又把“熟能生巧”改成了“熟能蒸饺”。在他看来,女儿的想象力和有趣,是她最独特的能力:
“每个孩子都有独到的地方,甚至有过人之处,父母不能用单一的尺度来看待孩子,应该善于发现孩子其他方面的优势,找一个最适合他的路径来协助他,鼓励他。”
那些被父母挖掘的闪光点,都能让孩子在未来,成为各个领域的有用之才。
教育类书籍《反思的爱》中,有句话令人深思:“你要养育你所拥有的孩子,而不是你所期望的孩子。”
为人父母要保持平常心,用无条件的爱接纳孩子的脆弱,发现孩子优点,肯定孩子的努力。这样的孩子无论在哪里,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路径,并为自己选择的人生,全力以赴地追求下去。
综合:河北少先队、首都教育、北京时间、海客新闻

来源:长城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