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如何治疗传染病的 八个偏方治好尿毒症( 七 )


此外,在温中回阳与补气固脱的关系上,必须强调以温为主,可取姜附合伍,或重用一味干姜,若持人参补正,其效反逊 。由此反证,真霍乱病机在于阴寒内盛而不在于元气亏虚,重视温阳祛寒,实为治疗之要诀 。
二、验案举例
谢某,女,45岁 。昨日开始持续呕吐,恶心频作,先吐食物残渣,继则吐物如米泔水,中午开始腹泻,泻下清稀水粪,腹部阵发性绞痛,便下爽利,腹痛即泻,泻后较舒,先后呕吐六十余次,泄泻约三十次,今日上午呕吐次,腹泻三四次,脘痞畏冷,头昏,肢麻,口干,溲少,舌苔薄腻,脉细 。寒湿伤中,胃失和降,清浊不分,治以温中化湿 。
处方:藿佩梗、六一散、法半夏、赤苓各9g,生苡仁、炒苍术各6g,煨木香、泽泻、陈皮各4.5g,砂仁、白蔻仁、川朴各3g,姜川连0.9g,并吞服纯阳正气丸3g,玉枢丹0.9g 。药后翌日吐平,泻轻,腹泻三四次,尿量增多,尚感胸闷,恶心,口苦,湿有化热之机,上方去砂仁、白蔻仁、薏苡仁、泽泻,加炒黄芩5g,再服泻止,恶心亦平 。
按:患者起病急骤,先吐后泻,腹部绞痛,根据其呕吐和泻下物的特点,属于霍乱寒湿证 。治以芳香化湿,苦温燥湿合法,配合淡渗利湿,使湿有去路,并在一派温中化湿药中加少量黄连以反佐 。药后证减,但又现胸闷、口苦、恶心等化热之象,转以清热化湿,并去香燥之品,药后诸症悉平 。临证既重辨证,又不守证,治随证转,方获全效 。
【预后及转归】
霍乱吐泻,属于类霍乱者如能得到早期而有效的治疗,则预后较好,一般病程为3~4天 。但热霍乱在热厥阶段,如果耽误治疗,亦能向寒厥转化,最后亡阳脱液而死 。因感染霍乱弧菌引起的真霍乱预后不良,尤其是干霍乱,由于邪阻中焦,欲吐不得吐,欲泻不得泻,病邪无从排出,病情较为严重 。《伤寒明理论·卷中·霍乱》说:“干霍乱而死者多,以其上不得吐,下不得利,则所伤之物不得出泄,壅闭正气,关格阴阳,烦扰闷乱,躁无所安,喘胀而死 。
”“干霍乱,如果热毒深伏于内而不能发越于外,渐伏渐深,入脏则死,不俟终日也 。必先以药救醒,乃可以回生 。
【预防与调护】
本病在夏秋季节,发病率增高,必须防治结合,加强饮食与用水卫生,勿食腐馊变质、不洁之物,避免因热贪凉,注意生活起居 。
药物预防可服阿魏丸,每日梧子大5粒,连服5~7天;或取鲜藿香、鲜佩兰、鲜荷叶泡水代茶;每餐佐食生大蒜或大蒜3瓣,捣烂,水调服,每日2~3次;饮用水缸中放适量贯众消毒;常用辟瘟散吸鼻,每日3~5次 。
发病后初起应禁食,或清淡流质,病势控制后,可给素半流质饮食,忌荤腥油腻 。多喂淡盐开水,尽量口服补液 。腹痛甚者给予热敷,转筋,用吴茱萸、食盐适量,炒热,局部热敷 。因吐泻剧烈,津液消亡,出现厥脱,血压下降者,做好防寒保暖 。严密肠道隔离,吐泻物应彻底消毒 。
从慢性肾脏病到尿毒症需要多少年?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慢性肾脏病 。慢性肾脏病的定义: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3个月,包括出现肾脏损伤标志(白蛋白尿、尿沉渣异常、肾小管相关病变、组织学检查异常及影像学检查异常)或有肾移植病史,伴或不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或不明原因肾小球滤过率下降(<60 ml/min)≥3个月 。
尿毒症是慢性肾衰竭的晚期阶段,此时很多患者肾脏功能全部或部分丧失,大多数患者肾脏萎缩,部分病友因为肾囊肿、肾脓肿等引起的尿毒症可以出现肾脏增大 。
从慢性肾脏病发展到尿毒症并没有一个可以判断的时间,因为有些病友起病几十年或者终身都没有进入尿毒症期,而有些病人一发病就要透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