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话太多是好事还是坏事?教他分清表达的场合,其实很重要

作为父母 , 我们很希望看到孩子能说会道的一面 , 可真当孩子到了需要爆发期 , 话变多 , 成为
''小话痨''
以后 , 也会有些抓狂 。
我家女儿马上2岁了 , 周末的早上 , 无聊的我跟她说:''妈妈闻一下你的手臭不臭?''接着她就告诉我:''妈妈还有脚''“把脚从被窝里伸出来让我闻”''妈妈,爸爸有脚''''奶奶有脚''''舅舅有脚''''妈妈有脚''……
这并没有结束 ,
后续把她的宠物和喜欢的玩具也都陈述了一遍
, 让我哭笑不得 。
孩子话太多是好事还是坏事?教他分清表达的场合,其实很重要
文章图片
孩子慢慢长大以后 , 就有了自己的思维 , 也学会了语言表达 , 他们的小脑袋里充满了对世界的好奇 , 喜欢问各种有的没的 , 一旦小宇宙爆发就滔滔不绝 。
孩子内向家长忧 , 话太多却也愁 , 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主要看场合 。
即使罚站 , 也能带动''看罚''老师一起唠嗑
这位来自吉林省白山市的小姑娘 ,
罚站的时候跟''看罚''的老师也能聊得投缘
, 小姑娘一会捂嘴笑 , 一会又绘声绘色地和老师讲着 , 把旁边的老师逗得哈哈大笑 。
旁边的老师觉得有趣 , 还忍不住凑到她跟前 , 继续听她讲 。
孩子话太多是好事还是坏事?教他分清表达的场合,其实很重要
文章图片
据妈妈介绍 , 女儿当天在课堂上犯错了 , 不管老师说什么都在下面接一茬 , 搅得课堂纪律有点不受控制了 , 无奈之下老师只能让她到后面罚站 , 没想到还能跟派过去看着她的老师唠起来 。
孩子话太多是好事还是坏事?教他分清表达的场合,其实很重要
文章图片
曾经在网上看到这样的一则新闻 , 5岁宝宝和父母一起去动物园玩 , 看到老虎隔着玻璃扑向了爸爸 , 他以为老虎是要吃他的爸爸 ,
于是对老虎开启了''话痨''模式 。
最开始劝说老虎不要吃爸爸 , 后面又开始给老虎讲故事 , 最后老虎扛不住压力 , 只好躲在爸爸身后把头埋在了地上 , 比“紧箍咒”还好使 。
孩子话太多是好事还是坏事?教他分清表达的场合,其实很重要
文章图片
孩子变身''小话痨'' , 其实好处多多
当孩子在你身边''叽叽喳喳'' , 废话不停的时候 , 请不要推开他 。
孩子话太多是好事还是坏事?教他分清表达的场合,其实很重要】因为 , 这说明你的孩子很聪明 。
有研究表明:不管家庭是否富裕 , 父母的受教育程度高低 , 孩子与父母交谈的频率越高 , 他们大脑中语言区域的活动就越强 , 在标准化的测试中越容易取得高分 。
''话痨''的孩子有一个共性:
好奇心重
。 他们就像一本行走的“十万个为什么” , 对身边的事物充满了问号 , 在没完没了地用语言表述这些的时候 , 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也会不断提高 。
而且喜欢说废话的孩子 , 大多很快乐 。
心理研究显示:如果一个人废话率达到90% , 那么说明这个人很快乐;如果废话率低于50% , 那么这个人很可能过得不如意 , 不开心 。
一个不停说废话的孩子 , 大概率是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里 , 得到了父母很多的关心和爱 。
孩子话太多是好事还是坏事?教他分清表达的场合,其实很重要
文章图片
为什么语言爆发期的孩子话特别多?
孩子变身''话痨'' , 最重要的原因是语言敏感期作祟 , 其主要分为三个阶段:0-1岁的过渡期、1-2岁的成熟期和2-3岁的爆发期 。
2-3岁的孩子进入语言爆发期后 , 不仅会自言自语 , 还会模仿父母讲话 , 瞬间变成了让父母上头的话痨 , 这也就解释了为啥孩子2-3岁是猫嫌狗不爱的年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