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日记》:“敏感期”女孩的好奇心,亲密关系中的破冰之旅( 四 )


有心理学家认为:孩子在12岁之前 , 有一种非常重要的心理营养 , 那就是“玩” 。 如果孩子小时候没玩够 , 长大会继续想玩 , 这也是有些大人几十岁了还贪玩的原因 。 小时候的玩是好奇 , 成年了还想玩则是在弥补小时候缺的功课 。
很多孩子在成长期都会因为好奇心贪玩 , 特别是面对陌生或新鲜的事物 , 他们会忍不住一探究竟 。 把玩具撕碎扔得满地都是 , 只是觉得棉花像雪一样;在书上乱涂乱写 , 只是想学着画好看;在水里踩来踩去 , 只是觉得舒服 。 其实 , 孩子只是在用他自己与陌生事物沟通方式 , 来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
《樱桃日记》:“敏感期”女孩的好奇心,亲密关系中的破冰之旅
文章图片
儿童绘画
面对孩子贪玩 , 有些父母为认这些都是孩子心理不成熟导致的 , 然后给孩子讲他不明白的道理 , 命令他们或者进行暴力沟通 。
这些都会导致孩子的逆反心理 , 特别是处在青春敏感期内的孩子 , 轻则选择逃避不合作 , 重则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
好奇心让孩子的想象力更加丰富 , 也更聪明 。 当孩子对陌生事物产生好奇时 , 父母应该参与孩子的好奇行为 , 监督孩子判别哪些行为是对的 , 哪些是不对的 , 陪伴孩子一起往心智成熟的阶段发展 , 而不是一味的制止 。
实际上 , 好奇心影响着一个人一生的旅程 , 每个人都是因为好奇心才选择做什么 , 成为什么 。 当孩子学会判断 , 有足够的认知能力后 , 他便会主动放弃 , 往更大的目标探索 。
生活引发了孩子的好奇心 , 生活也培养了亲密关系中的“互动性思维”
在阅读《樱桃日记》的过程中 , 我发现小樱桃除了与妈妈有沟通外 , 内心世界的沟通主要是与“长大也要像她一样”的德雅尔丹太太 。 在她与两者的交流过程里 , 与妈妈只是亲人之间的关心与爱护 , 而与德雅尔丹太太更像是正常的人际交往中的亲密互动 。
绘本里虽然并没有过多的描写与德雅尔丹太太的互动 , 但从其妈妈说:“你又要去见德雅尔丹太太了 , 对不对?”里可以发现 , 小樱桃应该平时与德雅尔丹太太有经常性的亲密接触 。 德雅尔丹太太是小樱桃导师 , 对她的好奇心有指导性建议 , 并默默的关注着她 , 帮助她 , 虽然绘本着墨只有两三句 , 但这正是德雅尔丹太太的互动性思维 。
《樱桃日记》:“敏感期”女孩的好奇心,亲密关系中的破冰之旅
文章图片
《樱桃日记1:石壁上的动物园》插图
现代三大儿童教育体系中 , 瑞吉欧认为:
儿童的学习不是独立建构的 , 主要是在与家长和教师、同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 , 家长、教师和儿童互动 , 不仅使儿童处于主动学习地位 , 同时还加强了儿童对家庭、团体的认同感 , 让每个幼儿在参与活动时 , 能感受到归属感和自信心 。 在互动过程中 , 儿童既是受益者 , 又是贡献者 。
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互动比老师更多 , 占了孩子大半部分时间 , 与孩子之间的“互动性思维” , 正是生活中亲密接触里必不可少的活动 。 所以父母的“互动性思维”更能帮助孩子学习和成长 。
《樱桃日记》:“敏感期”女孩的好奇心,亲密关系中的破冰之旅
文章图片
父母的“互动性思维”重在主动参与 , 只有在参与的过程里 , 我们才能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 从而给出应对方法 。
应采儿的儿子喜欢上柜子边玩耍怕孩子夹到手 , 她在参与的过程中面对孩子“唱反调” , 她选择理性的让孩子主动夹一次手 。
《樱桃日记》:“敏感期”女孩的好奇心,亲密关系中的破冰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