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连综艺圈都如此卷了,谁能造出下一波“浪姐”?

以前综艺是品牌必争之地 , 现在综艺是品牌首争之地 。
有数据显示 , TOP10品牌平均每年赞助20档综艺节目广告 , 且植入规模在持续扩大 。 在一众节目中综艺越来越受品牌追捧 , 有很多理由:综艺年轻人更爱看、可输出海量话题、可无缝植入广告、广告接受度高、与生活场景紧密结合、可持续迭代长期陪伴观众……
因此毫不夸张地说:移动时代 , 内容是营销的皇冠 , 综艺则是皇冠上的那颗明珠 。
综艺节目太内卷了 , OTT成突围点 综艺营销受宠 , 但综艺圈也在加剧内卷 。
继台综后网综强势崛起 , 台网联合的新综艺成了前两年的新趋势 , 仅仅是芒果TV就在2020年上线了超过40档自制综艺 , 其中《乘风破浪的姐姐》斩获40+广告主 , 直接助推芒果超媒2020年净利润同比增长71% 。 2021年 , 芒果TV《乘风破浪的姐姐2》等综N代节目继续吸金 。
【用户|连综艺圈都如此卷了,谁能造出下一波“浪姐”?】用户|连综艺圈都如此卷了,谁能造出下一波“浪姐”?
文章图片

湖南卫视以及芒果TV代表着综艺的两个时代 , 先是《中国好声音》《快乐大本营》《非诚勿扰》们撑起的综艺1.0时代 , 主场在卫视;接着是《奇葩说》《浪姐》《中餐厅》《这就是街舞》们主导的综艺2.0时代 , 主角是内容媒体 , 既有芒果TV这样的强势卫视加持的新媒体 , 也有B站、爱奇艺乃至抖音等内容平台新贵 , 台网联动成了一大特色 。
正在远去的2021年则成了综艺行业的一道分水岭 。
一边是经典综艺的老去 , 《快乐大本营》戛然而止 , 《天天向上》大改版 , 《歌手》不再 , 《中国好声音》十周年……另一边则是新综艺扎堆涌现 , 仅仅是互联网平台在这一年就推出了十余档情感节目上线 , 既有《心动的信号》《我们恋爱吧》等综艺续集 , 也有《怦然心动二十岁》《半熟恋人》等新节目 。 在情感外 , 音乐、街舞、脱口秀、美食、推理、文化、国风、表演、家装等垂直领域都有大量节目涌现 , 一时之间“节目太多 , 观众不够” 。
用户|连综艺圈都如此卷了,谁能造出下一波“浪姐”?
文章图片

综艺圈节目跟风制作的老毛病依然存在 , 再加上日趋严格的监管环境 , 碎片化的传播环境 , 涣散的用户注意力 , 综艺节目并不好做 。 在高度内卷的综艺圈 , 突围的关键是什么?我们认为 , 综艺的新变量在于媒介 。 这些年不论什么营销圈 , 不论是影视剧综还是图文视频 , 不变的是观众对“好内容”的永恒需求 , 变化的是传播好内容的媒介 。
在长视频和短视频平台后 , 我们认为接下来最有潜力的新媒体是OTT大屏 。
一方面 , OTT是长内容特别是综艺的核心传播媒介 。 《2021OTT商业化白皮书》显示 , 截至2020年OTT的激活规模达到2.95亿 , 一线城市中通过OTT上网的用户增幅超400% 。 不论媒介如何改变 , 大屏观看长内容都将是趋势 , 因为视听体验更好 。 在用户长视频媒介使用偏好的调研中 , 使用智能电视观看电视剧、综艺节目的用户分别占比87.9%、82.4% , 均高于移动端 。 2021年B站在电视端的月活跃用户就已超越PC端 , 成为MAU排名第二的设备 , 且电视端播放时长长于其他终端 。 看综艺节目大屏体验更好毋庸置疑 , 且综艺的很多观看场景是“一起追” , 扎根家庭场景的大屏更适合 。
用户|连综艺圈都如此卷了,谁能造出下一波“浪姐”?
文章图片

群邑智库《2021OTT商业化白皮书》
另一方面 , OTT正在“内容化” 。 智能电视刚兴起争的就是内容 , 2014年小米投资爱奇艺就是标志性事件 。 此后OTT平台与内容方捆绑得愈发紧密 , 通过内容定制、技术优化等手段不断升级内容视听互动体验 , 提升用户的大屏内容消费体验 。 如今硬件平台正在进一步加深内容护城河 , 国外有苹果Apple TV+、Roku收购Quibi、亚马逊Fire TV等案例 , 国内小米电视互联网业务在2021年11月成立内容中心 , 并宣布创建大屏行业首个独立内容厂牌:盛仓影业 , 深耕上游产业 , 立足于对优质影视综IP孵化 , 实现IP可持续创造能力 , 完成集影视综版权内容、自制内容、衍生内容的大内容生态构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