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情绪心理学_11~14岁:全力救赎孩子的任性情绪

任性的孩子有时候挺让人讨厌的 , 换句话说就是有点自私 , 不会替别人着想 , 生怕自己吃亏 , 不懂得感恩 。
瑾瑜跟这种孩子打交道 , 有时候心里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难过 , 你能顾及他的感受 , 可他并不在乎你的感受 , 任性的孩子是否把什么都看得理所当然 。
在大人眼里瑾瑜情商还算可以的 , 可我有时候会觉得她太替别人着想了 , 什么事情都很难让她发火 , 心里会担心以后长大会吃亏 , 所以有时候教育就是一个矛盾体 , 适当的任性是好处的 , 可是就是这个适当如何去把握呢?谁又能准确地把握这个度呢?
儿童情绪心理学_11~14岁:全力救赎孩子的任性情绪
文章图片
任性是每个孩子或多或少都存在的通病 , 我们可以称之为孩子的天性 。 然而 , 过分任性并不是好事 , 家长有责任帮助孩子调节这种不良情绪 。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 , 孩子过分任性是一种低情商的表现 , 主要体现了其自制力薄弱、个性偏执等特点 。 此外 , 对自我失去控制 , 完全由着自己的性子来 , 孩子也会给人留下缺乏教养的印象 。
研究显示 , 家庭教育是孩子产生任性情绪的主要原因 。 一方面 , 家长及其他长辈对孩子过分溺爱 , 容易导致孩子我行我素 , 只考虑个人感受;另一方面 , 家庭教育简单粗暴 , 也容易导致孩子滋生叛逆心理 , 言行上缺乏责任感 。
儿童情绪心理学_11~14岁:全力救赎孩子的任性情绪
文章图片
孩子的心智尚未成熟 , 对许多事情缺乏是非判断能力和理解能力 , 如果家长不进行有效引导 , 孩子极易变得任性妄为 。 完全按照自己的喜好饮食 , 不考虑他人的感受 , 这对孩子的成长没有任何益处 。 一个任性、自私的人能有什么作为呢?
让孩子明事理 , 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 。 家长必须全力引导孩子理解这个世界 , 哪些事能做 , 哪些事不能做 , 形成正确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判断能力 。 当然 , 在调试孩子的任性情绪时 , 家长要注意方法 , 根据时间、地点、情境的不同采用不同的策略 。
一旦孩子任性而为 , 家长就要分析背后的根源是什么 。 许多时候 , 孩子任性不一定是由内而外的 , 可能纠结于某件事或某个物品 。 只有认清原因 , 并从中疏导 , 才能及时帮助孩子摆脱任性情绪 , 回归正常的生活 。
儿童情绪心理学_11~14岁:全力救赎孩子的任性情绪
文章图片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美丽的天使 , 他们的内心是纯洁而又美好的 。 在保持孩子童真的基础上 , 耐心引导他们遵守规则 , 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 , 是所有家长的重要职责 。 引导孩子排解任性情绪 , 能有效避免他们日后成为叛逆的人 , 这种用心良苦是一种大爱 。
当然 , 孩子任性也有其积极的一面 。 适当的任性代表着孩子的某种个性 , 有助于培养孩子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 这需要家长在当情绪教练的时候把握好度 。
儿童情绪心理学_11~14岁:全力救赎孩子的任性情绪】任性不是孩子人格的表现 , 往往事出有因 , 家长不要如临大敌 。 只要耐心引导 , 发现孩子有哪些迈不过去的坎 , 就能帮助他们摆脱眼前的困境 , 重回快乐幸福的时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