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排位战”:蔚来、理想、小鹏

随着蔚来、理想、小鹏已经或即将登陆资本市场,曾经让王兴和沈晖为此打赌的“谁是造车新势力TOP 3”的问题有了阶段性的答案 。
三家车企已分别公布2020上半年业绩数据后,它们的内部排名,也有了可以衡量的依据 。总的来看:
蔚来的交付、营收规模仍然遥遥领先;
理想后来者居上,凭借理想ONE独特的增程式技术路线抢占市场,压过小鹏一头;
小鹏在上半年稍显落后,但在下半年有机会靠差异化的轿车车型P7实现反超 。
新造车赛道的竞争依旧紧张而激烈,但值得市场欣慰的是,曾经的“碎金怪兽”们都在逐渐走出疯狂烧钱的阶段,自我造血能力已有了初步显现 。
从造车新势力诞生以来,蔚来、理想、小鹏,这三家成立时间相近、创始人背景相似的新造车企业,曾经一起被追捧、也一度被质疑,它们曾一起抱团“忆苦思变”,如今又将接受来自同一个资本市场的考验 。
关于其孰优孰劣,一直以来都争论不休,三家企业不同的造车思路与风格,决定了它们不一样的产品特点与受众人群 。要更客观地评判三家企业的经营状况,则需要从同期的业绩数据对比中寻找线索 。
1. 营收规模蔚来优势明显,小鹏被理想后来者居上成功反超
根据新造车三巨头各自公布的2020年上半年财务数据显示:
蔚来汽车在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0.91亿元人民币,位列三家公司之首且远高于理想汽车和小鹏汽车;
理想汽车自2019年12月开始实现交付以来,销售表现稳定,今年上半年录得营业收入27.52亿元人民币;
反倒是小鹏汽车,虽然其在2018年就紧随蔚来之后成功实现整车交付,但在2020年上半年,其营收规模仅为10.03亿元人民币,仅为蔚来汽车的1/5左右,同时也被后来者理想汽车成功超越 。

车企“排位战”:蔚来、理想、小鹏

文章插图
具体到各家公司来看,蔚来汽车2020年上半年实现营收50.91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增62.1%,这主要归功于蔚来汽车整车交付数量的稳步提升 。
2020年已经是蔚来汽车实现整车量产的第三年,同时公司目前已经有ES8和ES6两款车型在售,而EC6车型也在今年上半年完成发布并将在近期开始交付,公司整车交付已经比较顺畅,交付能力也开始进入爬坡期,因此收入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 。
车企“排位战”:蔚来、理想、小鹏

文章插图
理想汽车演绎了后来者居上,由于前期产品定位的变化,其发展节奏相对较慢,但今年以来势头强劲 。
理想汽车虽然作为新造车三巨头中最晚实现量产车交付的公司,但理想ONE车型自推出以来得到了市场较高的认可 。自去年12月交付以来,每个季度收入均呈现了快速增长趋势 。今年二季度,理想汽车实现营收19亿元人民币,较一季度环比增长128.6%,而公司累计整车交付数量也在上半年超过了一万辆 。
理想ONE之所以在推出后很快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其增程式插电混合动力的能源输出方式相关的 。所谓增程式动力系统,就是在一般纯电动力系统之外,再加入一个增程器(也就是一个传统燃油发动机),在馈电工况下燃烧汽油为电池充电 。
由于目前纯电动车电池储能及充电技术方面仍存在瓶颈,同时国内城市在公共充电桩分布密度上也并不均匀,因此消费者在购买纯电动汽车时均会存在不同程度的“里程焦虑” 。而理想ONE由于其特殊的机械构造,既可以使用电能续航,同时也可以使用燃油续航,因此不存在“里程焦虑”问题,而这也是其上市后迅速打开市场的很重要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