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火了:两天票房超6亿,华谊市值大涨56亿( 二 )


联合出品方阵容同样豪华 , 背后公司多达19家 , 包括腾讯影业、阿里影业、光线传媒、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上海电影、中英文创文化有限公司等 。值得注意的是 , 此次片方在分账票房中分得的收益大约是37.42%左右 , 这意味着 , 5.5亿的投入成本 , 起码要达到14.69亿的票房才能收回成本 。

《八佰》火了:两天票房超6亿,华谊市值大涨56亿

文章插图
另一方参与分账的则是广大院线 。今年上影节期间 , 王中磊曾提到 , 电影市场尽快恢复 , 主力电影公司要有担当 , 拿出强有力的影片 , 助力整个电影市场的复工 , 但眼下华谊创新发行模式却引发不少争议 , 《八佰》的发行模式分为打包买断和保底分账这两种 。目前 , 市场上流传的发行方案规定:
1、根据2019年电影院的票房数据 , 年票房在1000万元以上的影院 , 可参与8月14日的点映;
2、8月17日-19日 , 部分票房在200万元以上的影院 , 可参与点映 , 每天只有1-2个厅参与 , 每个影院只能放映1-2场;
3、21日正式上映时 , 年票房在200万元以上的影院 , 实行正常分账方式放映电影;
4、票房在200万元以下的影城 , 按上年实际票房的3.5%核定保底金额 , 在8月19日前将该笔保底费预交给发行方指定账户 , 才能放映该影片;
5、部分在上年度因截留票房等被处罚过的影院 , 无论票房高低 , 都必须按比例预交保底金额 。
也就是说 , 大城市、大院线正常参与排片分账 , 而票房在200万元以下的影城 , 都需要按实际情况缴纳不超过7万元的保底费用 , 千言万语只能汇成一句:《八佰》 , 想说爱你不容易 。对此 , 有业内博主持怀疑态度 , 直言这个分账模式票房低了对院线十分不友好 , “疫情期间对院线伤害挺大了 , 头一个大片就这么急功近利 , 我是有异议的 。”
《八佰》火了:两天票房超6亿,华谊市值大涨56亿

文章插图
从长远来看 , 此举或可规避偷漏票房行为 , 但有业内人士指出 , 创新发行模式基于华谊兄弟快速回笼资金的需求 , 以应对捉襟见肘的财务状况 。
市值涨了56亿 , 
这一次 , 华谊指望着《八佰》翻身
影片里 , 上海靠着士兵苦苦支撑免于沦陷;影片外 , 华谊兄弟也指望“八佰”标兵扳回一局 。
成立26年 , 这家巨头影企正深陷业绩危机 。华谊兄弟由王中军、王中磊兄弟俩1994年创立 , 1998年投资冯小刚的《没完没了》 , 获利近5000万元 , 尝到甜头后开始发力影视行业 。2009年 , 华谊兄弟上市 , 背后星光熠熠 , 冯小刚、黄晓明、张纪中、李冰冰均有入股 。
2013年 , 华谊兄弟提出“去电影单一化” , 2014年时 , 王中军信誓旦旦的表示 , 要打造中国迪士尼 , “影视、实景娱乐、互联网是华谊的三驾马车 。”但现实却亏得一塌糊涂 。
风光了10年后 , 华谊兄弟业绩急转直下 。2018年 , 华谊兄弟出现了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 , 金额高达10.93亿元;2019年度 , 亏损进一步扩大至39.6亿元 , 今年一季度 , 华谊再次录得亏损1.43亿元 , 同比下降61.38% 。而此前被寄予厚望的两部电影 , 表现却纷纷不尽如人意 , 《小小的愿望》、《如果芸知道》票房均不及2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