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的新篇与旧页( 二 )


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增长、负债、土储规模三者之间的平衡,是地产企业经营的核心:增长与负债的平衡,是对发展节奏与风险的把握;负债与土储规模的平衡,是资金运用的技巧;增长与土储规模的平衡,是前者依托后者作为基础,后者决定前者质量,并最终决定资本市场如何评估的关键 。
只是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这门课程太精妙,太需要前瞻能力和经验积累,几乎成为外界考量地产企业的关键指标,以至于连恒大这样的企业,都需要不断面对来自外界的质疑与谣言——2020年9月“恒大吃紧、求援粤府”的传闻,正是这种谣言的体现 。
但这则谣言无疑从侧面说明,地产企业的财务结构安全性多么深入人心,“恒大吃紧”的谣言可以被终结,但地产企业对财务安全的掌控,却始终需要经营者当作头等战略对待 。
在2020年3月的业绩发布会上,恒大集团提出了“高增长、控规模、降负债”的三年发展战略,即实现销售高增长,土地储备规模严格控制,有息负债力争每年下降1500亿元 。
这无疑是恒大“效益型”发展模式的延续,作为跨越近三十年的老地产人,许家印显然希望用这样的模式,为恒大建立一个“增长、负债、土储规模”三者平衡的稳健模型 。
事实上,透过公司在9月25日晚发布的公告,不难看出恒大在这个模型上的实际操作效果 。

恒大的新篇与旧页

文章插图
在“高增长”方面,截至9月24日,恒大累计实现销售5049亿元,同比增长11.4%;销售回款4521亿元,同比增长51.3% 。截至6月30日,现金余额2046亿元 。
此外,自9月3日起,公司推出全国楼盘大优惠,计划在9月、10月两个月累计实现2000亿元销售 。若能顺利实现,则意味着恒大有望在10月末提前实现6500亿销售目标,且极有可能完成8000亿内控销售目标 。
在“降负债”方面,其中“降负债”作为新战略的核心,更提出了具体的量化指标:有息负债每年下降1500亿 。
截至9月24日,公司有息负债较3月末已下降约534亿元,融资成本下降2.24个百分点,提前归还9月25日以后到期借款435亿元,降负债成效显著 。
有趣的是,公告回顾了恒大成立24年来的历史 。在这24年里,恒大共计借款20523笔,从未出现利息晚付、本金逾期归还的情况 。而目前全国在建的866个项目,均在正常开工建设,公司运营健康平稳 。
在“控规模”方面,据此前半年报数据,公司严控拿地,土地储备下降至2.4亿平方米,仍可满足未来三到四年的发展需要 。
在2008年的寒冬阴影下,恒大集团对于财务安全的原则变得高度追求收缩稳健:增长高度关注回款,负债高度关注融资成本和逾期,土地储备高度关注拿地成本与总额 。
换言之,恒大对于地产行业的传统打法几乎已经弃之敝履,这既包括大举借债高杠杆策略,也包括大举拿地的激进储备策略 。
恒大在未来三年内实施的“高增长、控规模、降负债”的发展战略,其实都是以“由激进到稳健,由规模到效益”为核心的转向模式的体现 。
当地产行业逐渐从“狂飙猛进、豪赌全国”转向存量博弈,当地产企业的竞争进入越来越精细化操作的时代后,财务安全、发展节奏和效益管理的价值将格外凸显 。在回款上严格把控、在负债上降低比例、在土地储备上自我满足,就是恒大地产作为带给行业的三个重要知识点 。
而统领这三个知识点的,则是“对周期里刹车与油门的领悟”,这才是恒大地产在传闻与谣言背后,埋藏的最终秘密 。
【本文作者牛楚云,由投资界合作伙伴阿尔法工场授权发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投资界立场 。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