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的新篇与旧页

如果有人在2008年造访恒大(03333.HK),一定会见到一个繁忙的许家印 。
从2006年开始,恒大走出华南地区,开始向全国扩张,先后在武汉、重庆、上海地区拍下地王,到2008年初,恒大地产的土地储备,较2006年增长了7倍,达到4580万平方米 。
切入二线省会城市,享受人口聚集和城镇化红利,坐拥优质土地储备,完成上市融资 。这是恒大当时的商业计划 。然而,人算比不过天算 。先是上市计划搁浅,又逢宏观调控,银根紧缩 。双重夹击之下,全国扩张的恒大陷入了资金短缺的困境 。以至于许家印直言——“这是我压力最大的一段时间 。”
解开这个困局,恒大花了三个月时间 。德意志银行、美林银行与郑裕彤旗下的周大福总共斥资五亿美元入股恒大 。
这帮助恒大度过了难关,到2009年,公司的销售规模突破300亿元,同比增长了将近4倍 。在各大地产同行开始角逐二线城市的时候,公司已经领先市场,得以从容对三线城市进行新一轮布局了 。
这造就了日后营业收入连创新高的恒大,到2017年,恒大的营收达到3110亿,2018年达到4662亿,到2020年9月24日,这个数字是5049亿 。如果将“金九银十”定理预估在内,市场有望见证一个七到八千亿营收的新纪录 。
旧页与新页
基于对房地产行业的判断,恒大凭借“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低成本”的三高一低,成功实现了业绩的快速提高,也成为了行业内其他公司复制学习的模板 。
然而,尽管自2014年起,恒大每年都在实现千亿级别的增长 。发生在2008年的危局,却难免在许家印心中留下警惕的声音——杠杆甜蜜而诱惑,却也是周期来临时危机与存活的风险之源 。
自2017年起,恒大做出了一个全面转向的举动——由“规模型”向“效益型”发展模式转变 。
自我颠覆的详细操作,是改变过去的高速增长模式,转而寻求高质量增长 。将过去的“三高一低”打法彻底变成历史,除了继续保持高周转和低成本,将负债、杠杆与拿地规模统统降下来 。
这在恒大内部引起了一片争议之声 。习惯了高举高打的业务管理者,对于节奏的调整难免抗拒 。但许家印的态度也很坚决——过去追规模有多猛,现在抓效益就有多狠 。
作为与中国房地产行业同行的经营者,又在2008年地产寒冬里吃过亏,许家印显然懂得一个道理——从1998年房改开始,房地产周期的刹车与油门始终来回切换,目的只有两个:避免过热增长,防止过冷下滑 。地产企业如何把握好其中节奏,就成为发展与存活的关键所在 。
而在新一轮地产调控出台之前,兑现利润、积累现金、降低杠杆、收缩战线,是避免被一块石头绊倒两次的唯一办法 。
半年后,公司兑现了对资本市场的承诺,完成了全部近千亿元永续债的赎回,大幅改善了债务结构 。2017年11月,又引入了山东高速、苏宁电器等公司作为第三轮战略投资者,累计完成了一千三百亿元融资 。
【恒大的新篇与旧页】通过减债务、加权益,恒大完成了杠杆优化,同时伴随营业收入的增加,在当年一举实现了资产负债率下降280%的目标 。同时也造就了资本市场的一致预期:2017年,恒大的股价涨幅超过了500% 。
这成为了恒大追求稳健财务结构的开端,也确实帮助恒大在此后两年的周期波动中平安过渡 。事实上,自2018年“房住不炒”定调之后,用“高负债、高杠杆”豪赌全国,险中求贵的打法,几乎已经被行业抛弃 。
刹车与油门的领悟
任泽平有一句名言,对于房地产周期,短期看金融,中期看土地,长期看人口 。但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无论长中短期,都要看自己的经营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