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宁德时代走入“围城”

前几日,在特斯拉“电池日”上,特斯拉发布了全新的“4680”型电池,续航里程提高16%、能量密度提高五倍、动力输出提高六倍的性能,并未给市场带来惊喜,“百万英里电池”的跳票,让期待一场动力电池技术革命到来的资本市场倍感失望 。
发布会过后,失望情绪也蔓延到整个动力电池行业,作为特斯拉在国内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宁德时代股价也出现下跌情况 。而就在几周之前,这家全球动力电池巨头市值一度暴跌超400亿元,一时间被推向风口浪尖 。
市场不禁追问,“白马股”宁德时代到底怎么了?
主攻811电池背后,技术路线之争浮出水面
今年以来,连续多起电动汽车“自燃”事件,引发人们对于NCM 811型三元锂电池技术路线安全性与成熟度的讨论,国内力推811电池技术的宁德时代,也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
9月初,电池、汽车产业界流出的一则传言,彻底引爆了舆论 。传言称,宁德时代将放弃“811”电池,将内部重心转向“523”作为主要开发方向 。受此影响,宁德时代股价出现剧烈波动,9月7日到9月8日两天,市值合计损失超过400亿元 。
针对该传言,宁德时代相关业务负责人很快出来辟谣,称811仍将是宁德时代的主攻战略,多条线路并行一直是公司发展电芯业务的核心思想,并表示“这是动力电池争取主导权和话语权的必选之路,如果放弃了811,那就是放弃了高端市场 。”
那么,宁德时代为何对811电池如此之重视?
据了解,811三元锂电池采用镍钴锰8:1:1的配比,由于镍含量更高,提升了能量密度,能够为电动车带来更长的续航,同时伴随着正极材料配比的变化,成本较高的钴含量进一步降低,做到了成本低、电量高,因此成为电动乘用车最主流的电池技术之一 。
目前,包括宁德时代、LG化学、松下在内的主流电池供应商,都在主推这类高镍化、低钴化电池,且动作频频,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
今年3月,LG化学与浦项化学签署了一份供货合同,将购买价值16亿美元的12.5万吨高镍正极材料,以提升高镍电池的市场竞争力;松下供应特斯拉的“2170”电池也是高镍化电池,不久之前也宣称,计划在五年内将其能量密度再提高20%,足可见对高镍电池的重视程度 。
截至目前,蔚来、威马、广汽、华晨宝马、北汽新能源、小鹏等多家车企均搭载了宁德时代的811电池,刚在北京车展亮相的宝马iX3也搭载了该电池组 。可以说,811电池仍是高端电动汽车品牌的首选,宁德时代不会坐视对手蚕食这一市场 。
虽然811电池拥有超强的电量密度及较低的成本,但由于镍的活性较大,在受到高温、撞击等外部因素影响时,容易引发热失控,导致电池起火自燃,留下安全隐患 。
今年夏天,广汽新能源Aion S车型出现多起自燃事故,其搭载的便是由宁德时代提供的NCM 811高镍三元电池 。不过,据广汽方面近期的回应来看,车辆自燃问题可能出在电池包装、封装和装配的PACK设计上,而非电芯本身质量问题 。也有券商调研认为,5月份的烧车事件,电动车自燃的原因可能是个别电芯品控问题,电池内部出现金属颗粒,导致刺穿隔膜引起着火,与811材料没有关系 。
众说纷纭之际,作为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并未对此做出调查回应 。
除了高镍电池外,磷酸铁锂电池也是主流车企的选择,最大的优点是成本更低廉且安全性较高,但续航方面相较高镍电池差距不小,大多应用在400kM以下的纯电动车型当中 。
【2020,宁德时代走入“围城”】不过,随着技术进步,磷酸铁锂电池的续航性能大大改善 。今年3月,比亚迪高调推出一款“刀片电池”,兼顾了三元锂电池的长续航性能以及磷酸铁锂的强安全性,引发市场对于动力电池线路之争的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