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研发的创新之路( 四 )


贾为国:如果看一下全球生物医药领域的现状及其历史,我觉得还是有一点启发性的 。十年前,主要的新药研发原动力在大公司,他们都有非常强的研发团队,而且推出了很多新药 。近十年,大公司都已经退出了原始的早期的新药开发这个领域 。他们都是用买那些小的开发一些新药来做的,我相信这应该是我们中国以后的一样一个路程 。
原动力一定是在小而美的生物医药公司,因为那有最多的创新力,是我们这种一无所有的人,我们就是自己的想法,我们就是把这想法实现做一个药 。因此,真正的创新原动力一定是在一个生物技术公司、创业型公司里面 。但是我们的小公司一般会卖给大公司,让大公司把它做完,正好大家取长补短来做,所以我觉得中国以后也应该是这样一条路,小的公司走前期,大的公司走后期,然后大家很完美的结合起来 。
余国良:创新肯定是小公司,但小公司的成功率比较低 。中国的创新之路,或者企业的成功之路很可能不会按照美国的模式,中国会涌现一大批开始时候很小,但是将来是能够在市场上站住脚的一大批企业 。现在这样的企业,在中国还是真空,在中国的土地上有能力成长起来大药厂 。
梁子才:创新肯定是小而美,但是产业化路径看,那小公司做到哪个阶段通过并购或者授权到中公司到大公司,然后大公司推进它的产业化,这个商业模式肯定是最符合经济规律的 。
我们如果用这个商业模式来审视中国的创新制药产业,中国的创新制药产业并不缺腿大公司 。我们科创板上市那么多,一堆小公司,实际上在接下来的产业发展会有瓶颈的 。这需要国家催生一批大的生物制药企业,一方面好的小企业独木成林,再一个就是通过辉瑞模式聚沙成塔 。就是说在聚沙成塔的过程中可能像这种黏合力就会非常重要 。
关于科学家中的企业家
唐爱民:有人讲如果说科学家是一条名贵项链上的大珍珠,那么企业家就是串珍珠的这根线 。做企业是在为其他的人才提供环境,在做组织者 。请问如何从科学家转变到企业家?(Biotech 公司CEO或董事长)
梁子才:打一个比喻:科学家像运动员里的单项运动员,但是企业家他是十项全能运动员,你差哪一项都不行 。所以科学家变成企业家确实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路,因为你恨不得要学九项、十项的其他技能才能真正的符合条件 。
也特别感谢像磐霖这些投资机构,就是能容忍我们的转化过程中仍然存在大量的缺点,同时也弥补我们很多的不足 。
余国良:当我们的药做出来能够大量的产生利润的时候,才能够被称为企业家 。目前,我充其量就是一个创业者而已 。作为一个创业者,实际上比做科学家要难的多得多 。学术上有点小成就可以做教授,但如果人生的目标是希望能做出东西来,实实在在帮助到人就完全另当别论 。
目前,市场上有两个药是跟我的工作有关的,一个是我发现过一个治疗红白狼疮的药,今年应该是能卖到10亿美金 。第二个药是抗体也是我第一次创业的时候做出来的一个抗体,这个是诺华去年在美国被批,号称现在世界上最好治疗黄斑病变的,最早的原始抗体是我实验室做的 。所以那么多年以后我就现在有成就感,我让多少人失明的人能够见到光明,这个是多么自豪的一件事情 。
同样,肿瘤药,我如果真的有幸能把它做出来,这个成就感就非常非常强 。所以就回到最早的主题你为什么是要从科学家转变成一个创业者?这个我觉得是完全因为我人生有这个梦想、有这个目标要追求的,赚钱其实在这个过程当中只是一个副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