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指间的智慧怎开启( 二 )


◎从1岁多开始,宝贝开始喜欢涂鸦,这种热情一般可持续到3岁左右 。宝贝涂鸦的目的也许并不是想画出些什么,只是喜欢拿笔在纸张上涂出道道与色彩这种特别的活动 。涂鸦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宝贝的精神生活,也是极好的训练手眼协调能力的活动 。因此,到宝贝1岁左右,就可为他准备铅笔、彩笔、硬纸片、白纸之类的材料以及可供他随意坐、站、跪的场所,为他提供舒舒服服涂鸦的环境 。
宝贝最初的手眼协调能力是无意识的,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来强化有意识的手眼协调 。比如,可以给宝贝提供一些缺少部件的宝贝熟悉的动物、家居用品等图片,让他寻找缺失的部件,然后再用笔补画上去 。
◎宝贝的习性爱好各有不同,父母应细心观察自己的宝贝,根据宝贝的特点适时捕捉发展其手眼协调能力的契机 。比如宝贝在玩玩具小汽车,妈咪悄悄地拿走一辆汽车,宝贝很快就发现汽车少了一辆,并因此哭闹起来,妈咪将汽车拿回来,宝贝立刻开心起来 。这说明宝贝已经注意到他的玩具小汽车被妈咪拿走 。根据宝贝的情况,可以有意拓展与宝贝之间的这种游戏,比如拿走他正在玩的某个玩具,让他寻找,突然用某个鲜艳的玩具在他眼前晃动一下,吸引他去追视并抓取等等 。这些有趣的游戏都能有效地训练手眼协调能力 。
◎球类游戏不但可以训练宝贝手腕的力量,还可以训练宝贝手控制方向的能力,提高手眼协调性,增强他的快速反应能力 。成人可以轻轻地将球抛给宝贝,鼓励他接住 。这个动作较难,刚开始的时候,父母可以协助宝贝,拉着他的两只手帮助他接住球 。等宝贝熟练掌握接球的技巧之后,可以一步步逐渐训练他玩球的技巧,让他练习接反弹回来的球,原地拍球,抱起正在弹跳的球,连续拍球,相对滚球,用手指转球,投球等等动作,全面锻炼宝贝的手眼协调能力 。
◎带宝贝到大自然揪小花小草,捡小石子,扑蝴蝶,逮蜻蜓,抓蚂蚱,捉小蚂蚁……大自然多彩多姿的环境以及不断变化的场景都能带给宝贝很多惊喜,让他在那些动静相宜的环境里真正手眼互动起来 。
小知识
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琼?皮亚杰设计了一个有关智力发展状况的权威测试,其目的是检验婴儿对物体永存的认知能力,即物体在被隐藏的状态下仍旧是客观存在的 。
实验者拿起一个球给婴儿看,然后将球放进一个杯子里,用东西盖住,将球隐藏起来 。在婴儿面前反复演示,直到婴儿知道寻找这个杯子为止 。之后,将球放到第二个杯子里,同样用东西盖住,再把两个杯子紧挨着放在一起 。注意一定要确保婴儿已经观察到球最后被藏在哪一只杯子里 。
婴儿会到哪一个杯里去找球呢?不满8个月的婴儿会到第一个杯子里去找球 。皮亚杰认为这是一个证明婴儿对事物还不具备完全认知能力的证据 。而满8个月或更大的婴儿遇到这个问题却能迎刃而解,他们会到第二个杯子里去找球 。
为什么8个月会成为婴儿认知能力的一个分水岭呢?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神经学科学家阿黛尔?戴蒙德及其同事做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解释,他们认为,婴儿对物体永存的认知,需要以掌握两个技能为前提 。这两种能力都和婴儿的神经活动日益频繁、脑部能量消耗的增多及额叶前部大脑皮质的髓鞘使用频率增加有关 。只有当婴儿已经拥有自我抑制力、抓取能力及良好的记忆能力时,他的脑部才会出现以上所说的各种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