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指间的智慧怎开启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正是通过眼睛,宝贝才能真实地了解周围的事物 。手是认识事物的重要器官,手的活动可以促进大脑的发育;手是智慧的源泉,多看、多动手,宝贝的大脑才能更聪明 。


手眼协调的意义
【宝宝指间的智慧怎开启】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正是通过眼睛,宝贝才能真实地了解周围的事物 。手是认识事物的重要器官,手的活动可以促进大脑的发育;手是智慧的源泉,多看、多动手,宝贝的大脑才能更聪明 。
通过手和眼的共同作用,宝贝可以发现手中物品更多的特性,比如,眼睛可以看到物品的色彩、形状、大小等等,而手则可以触摸物品,感受它的软硬、粗糙度、冷热等特性,通过这些,宝贝可以更快更全面地了解周围环境 。此外,在眼睛的监控下,通过手的摆弄,宝贝还可以发现物体的上下、左右、前后等空间特性等 。
单纯的眼的活动与单纯的手的活动对宝贝的成长没有特别的意义,只有手眼协调的活动才能真正有效地推进宝贝各项能力的全面发展,因此,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对促进宝贝的运动能力、智力和行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宝贝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
每个宝贝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早晚不同,与宝贝所处的环境、父母施予的教育以及训练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手眼协调能力的训练越早越好,父母应积极创造条件,在宝贝不同的发展阶段,充分地训练宝贝去抓、握、拍、打、敲、捏、挖、画,使其成为“心灵手巧”的聪慧宝贝 。
手眼协调发展进程
3~4个月 。
5~7个月 。半岁前的宝贝不会坐,当躺着玩玩具或其他物品时,多数情况下,宝贝的眼睛看不见手上的物品,手的活动范围与视野不交叉 。半岁后,宝贝已经具备坐的能力,于是双眼可以监控双手玩弄物品,此时手的活动范围与视野交叉,但手眼协调能力依然比较差 。
9个月,喜欢用手拿着小棒去敲打物品,尤其喜欢敲打能发出声音的各类玩具与物品 。
10~12个月,因此喜欢故意把抓在手中的玩具扔掉,并且用眼睛看着、用手指着扔掉的玩具 。
1~1岁半,翻看带画的图书 。
1岁半~2岁,比如能够独自把积木垒高,拿着笔在纸上画长线条,把水从一只杯子倒入另一只杯子等等 。
3岁以上,手眼协调能力获得大幅度的发展 。
手眼协调促进方案
◎从宝贝一出生,父母就可以有意识地将色彩鲜艳的玩具或其他适合宝贝抓握的物品塞进宝贝的小手,然后将小手举起来,逗引宝贝看他手中的物品 。3-4个月的宝贝喜欢用小手击打眼前的物体,手眼协调能力略有提高,此时可以将小球吊放在宝贝胸前,引诱宝贝拍打、抓握 。还可以在小床周围稍高处挂上五颜六色带响的玩具,如小铃铛、风铃等,用绳子一头拴玩具,一头拴在小床边宝贝挥臂能碰到的地方,宝贝看到玩具就会自动挥臂,一挥臂就会碰响玩具 。玩具移动或发出响声,都会引起宝贝的兴趣,于是他会很有兴趣地听、看和不断挥臂去碰绳子 。虽然这个阶段宝贝的手眼还不能有意识地协调起来,但是这是宝贝探索手眼协调奥秘的必然途径 。
◎让宝贝趴在床上,或者抱着宝贝坐在桌子前,将玩具放在宝贝面前逗引他伸手去抓,当宝贝成功地拿到玩具,一定要很欣喜地鼓励他,并一再地跟他玩同样的游戏,同时不断改变玩具的位置点,训练宝贝学习目测距离,并根据距离和角度调整手臂的伸缩长度和躯干的倾斜度来抓取玩具 。
◎当宝贝学会坐,就可以给宝贝买一些布书、撕不烂等图书,让宝贝随便翻翻,翻书是训练手眼协调能力的极好的活动之一 。1岁之后,宝贝的手眼协调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此时,可以给宝贝买一些用来训练手眼协调能力的玩具,比如洞洞板、穿珠玩具、套杯、套桶等等,此外,玩积木、拼图、玩沙玩水,捏橡皮泥、捏面团等等活动都是锻炼宝贝手眼协调能力的极好活动 。天热的时候,可为宝贝准备一盆水,让他用塑料瓶、杯子玩灌水游戏等,还可设置一些飘动的玩具,供他捕捉、追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