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疯狂“复制”阿里巴巴( 七 )


4
海外“阿里巴巴”们做对了什么?
总结可以发现 , Mercado Libre、Flipkart、Coupang能够在电商领域快速崛起的原因 , 存在一些比较鲜明的共同点 。
首先是它们都抓住了电商发展早期的红利 。
尽管中国、美国的电商行业已经发展多年 , 商业模式已经比较成熟 , 竞争也很激烈 。但是在拉美、印度、韩国等国家和地区 , 市场还处于发展的早期 , 有较大发展空间 。
随着移动互联网在全球渗透率的提高 , 电商所触达的用户群体正在迅速的扩大 。世界银行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2月拉美互联网渗透率已达66%,明显高于全球平均的53%,同时,智能手机渗透率也将超过75% 。在印度和韩国 , 移动互联网渗透率也均在90%以上 。
这些用户都是电商的潜在客户 , 尤其是在疫情之下 , 消费者为应对疫情囤必需品的需求空前上涨 , 很多用户开始首次尝试电商购物 。
即使疫情结束 , 解除隔离 , 许多新客户和供应商将会继续使用在线购物和销售渠道 。“我相信 , 电子商务占总销售额的比例将会保持稳定 , 并会超过疫情之前的水平 。”Mercado Libre副总裁Stelleo Tolda认为 。
另外 。在各个地区 , 领先的电商平台均体现了对物流配送、在线支付手段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 , 成为这方面的领先者 。
随着业务多元化的发展 , 这些平台在业务模式上与阿里巴巴越来越相似——逐渐形成以电商为中心 , 逐渐发展出物流、金融、广告、本地服务等业务 。
更有意思的是 , 近年以来 , 中国的资源已经成为各大电商平台争相抢夺的高地 。
一方面是积极学习中国电商的历史经验 。在2014年初 , Flipkart意识到其销售额越来越多来自移动互联网 。当时Flipkart开始转型像阿里巴巴学习 , 提出了一方面仅通过App销售产品的想法 , 另一方面推出了开放平台允许第三方卖家在平台上销售产品和服务 。
而且Flipkart也接受了中国资本的投资 , 比如GGV和腾讯 , 目前腾讯是Flipkart的第二大股东 , 其通过子公司Aceville持有Flipkart 5.1%的股份 。
此外 , 根据电商行业分析师李成东的说法 , 京东曾经有机会投资入股Flipkart , “但考虑到估值太高 , 被刘强东婉拒了 。”
中国丰富的卖家资源也是这些海外电商巨头们觊觎的对象 , 它们也都在努力与中国商家建立联系 , 推动商家开店 , 丰富商品品类 。
以Mercado Libre为例 , 据行业人士介绍 , 拉美地区在商品生产上比较匮乏 , 很多商品实际上是通过从亚马逊美国卖家手中购得 , 而亚马逊美国卖家的产品又多是从中国卖家手中购得 。
即便是这样 , 美国卖家在拉美市场也能有三到四成的毛利 。因此中国卖家直接在拉美电商平台上销售 , 平均利润可达70%-80% 。
2018年4月 , Mercado Libre在深圳举办首场中国招商峰会 , 希望从中国引入家居、户外运动等平台稀缺的品类卖家 。

全球疯狂“复制”阿里巴巴

文章插图
2018年4月 , Mercado Libre在深圳举办首场中国招商峰会
同样 , 2019年Coupang首次来华进行大规模官方招商 , Coupang方面表示自己是一家在中国专门设立官方招商团队的韩国平台 。主要针对消费电子、家居用品、时尚服饰、美妆、汽摩配、运动户外等品类卖家进行招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