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一场新媒体时代的战争

八百壮士守四行仓库 , 这场“打给外国人看”的惨仗 , 事关中国在九国公约会议上的形象 。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政治环境 , 让其成为当时历史条件下本不可能产生的 , 类似于新媒体时代的战争:
河这边的人表演悲壮 , 河那边的人无中间环节的围观战争直播并进行有限参与 , 还有飞艇上的国际媒体实时传播、评论、影响战局 。为“被报道”而生 , 也让壮举陷入了一种媒介陷阱 。
单从军事角度考虑 , 这次战斗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军事利益 。《申报》写:“要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 引起友邦的更进一步同情 。”当年的媒体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 , 血肉铸就的战场 , 只是舆论战的道具 。
正如黄晓明饰演的特派员说的丧气话:“他们的热情 , 改变不了战局 。”而在谢晋元看来 , 八百壮士可以作为勇气的种子 , 叫醒苏州河对岸的人 , 继而散播给更多国民 。
当“观看”与“被观看”仅有一桥之隔 , 商女还能再唱《后庭花》吗?
战役从诞生就陷入了困局 , 而管虎的《八佰》还要面临更复杂的嵌套难题 。坐在影院的观众 , 不仅在看军队 , 还在看“看军队的国民” 。在多重视角的切换中 , 我们看到了一个1:1的四行仓库实景 。
管虎还原了战争场面 , 也描摹了上海租界群像 。但似乎在多层嵌套中迷失了叙事的干净:很多人物念着导演想说的话 , 变成了另一种层面的表演 。
真实图景到底是仓库 , 是对岸租界 , 还是飞艇上的国联观察团?创作导向的多碗水端平殊为不易 , 但《八佰》在输出效果上仍然是上佳的:一方面 , 没有掩盖军人们作为棋子的事实 。另一方面 , 没有让这种操纵感影响到抗争的主叙事 。
你自知是行头满身的戏子 , 甚至是时代大局的弃子 , 仍能够驭马杀敌 , 奔向理想主义的“长坂坡” 。
弃子困境
淞沪会战最后一役 , “八百壮士”奉命坚守上海四行仓库 , 以少敌多顽强抵抗四天四夜 。在老太太“酒酿丸子”的回忆里 , 《八佰》在民间记忆与历史记载协助下切入 。
到底是回归民间记忆的温情 , 还是再现历史记载的厚重 , 影片的摇摆不定就像河对岸的外国采访人员 。一面小瞧军队的蚍蜉撼树 , 一面又感动他们的困兽之斗 。在情绪来回转换的惊呼中 , 看客感被强化 。
四百余人 , 自壮胆气翻一番成了八百壮士 。但这些人中 , 却不尽是慷慨赴死之辈 。姜武饰演的老铁 , 张译饰演的老算盘 , 都是实打实的贪生 。
游过来的热血学生更有意思 , 前一秒还嚷着要参军抗敌 , 后一秒就被鲜血淋漓的场景劝退 。老算盘的狡辩之辞在今天仍不失为经典网友回帖逻辑:“我不走 , 日本人就能死绝了?”负面角色的“贪生” , 让正面角色的“赴死”有了底蕴 。
恰如姚晨饰演的何香凝的感叹 , 国人皆如此 , 焉能亡之 。自古危局必有流血者 , 而流血的价值如果是唤醒 , 其意义远在“弃子”之外 。当军人们一个个捆绑炸弹 , 念着名字和籍贯去炸日军防护时 , 《八佰》孕育的“种子”便埋进了观众内心 。
难能可贵的是 , 自爆的画面几乎戛然而止 。没有在这个情绪点上大做文章 , 反而起到了灵犀一点的效果 。在剧情还在向后推进时 , 牺牲画面还在观众的脑中闪回 。电影的叙事走在了煽情之前 , 没有被后者拖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