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投资,复刻腾讯

在通过投资来获得直接财务回报、以及用“开放”的投资拉拢合作伙伴上 , 京东正在复刻腾讯 。
过去 12 年里 , 相比腾讯和阿里巴巴的战投部 , 京东显得颇为低调 。但事实上 , 京东已经累计投资超过100笔 。而最近半年 , 京东越发密集的资本运作终于让它进入人们视线 。
在资本运作上 , 京东有这样的两只手:一只手拆搭积木 , 分拆子集团同时靠收购为其补齐短板 , 让独立后的业务更像一个小而完整的整体 , 然后设定独立融资、独立上市的路线 , 让它们给集团带来投资回报;另一只手讲“开放” , 用“资本+供应链”能力 , 拉拢更多合作伙伴 , 这很容易让人想起腾讯曾经的“资本+流量”思路 。
拆搭积木
在京东2020年二季度的财报里 , 早年布下的子公司们开始获得回报和收成 。
其中 , 贡献最大的是达达 。京东二季度净利润大增 , 其中一部分是来自达达集团上市带来的投资收益 。
达达集团就是拆搭积木的典型 。它由即时配送平台达达快送和即时零售平台京东到家于2016年合并而来 。当时京东以京东到家资产、京东集团的业务资源及2亿美元的现金 , 换取了新公司47%的股权 , 并成为单一最大股东 。合并后的达达三轮融资的资金均来自自京东及其关联方 。据财新报道 , 达达公司内部人士曾透露 , 达达上市的背后推手正是京东集团 。
2020年二季度京东股权投资收益为40亿元 , 而去年同期为亏损3亿元 , 京东投资能扭亏为盈 , 主要靠的就是达达集团上市带来的41亿元 。
一拆一搭 , 两方获益 。对达达而言 , 来自股东的关联业务已成为净收入的主要来源 。招股书显示 , 2017年至2019年 , 京东为达达集团分别贡献了约57%、49%、51%的净收入 。京东的同城零售“物竞天择”同样使用了达达的运力 。目前达达市值约为 60 亿美元 。
如果说达达是半路合并而来的“义子” , 那京东物流、京东健康、京东数科、京东工业品这四只“独角兽”就是京东的“嫡子” 。
京东数科目前已确定在科创板上市 。今年6月 , 京东数科已签署了上市辅导协议;同时 , 京东集团宣布行使与京东数科在2017年达成的关于京东数科利润分成权的股权转换权利 , 并以现金方式向京东数科追加投资17.8亿元人民币 , 从而持有京东数科36.8%的股权 。
京东健康也传出上市传闻——这是京东系今年的第三次上市消息 。2019年5月 , 京东健康正式从京东集团中分拆出来 , 当时京东健康CEO辛利军就强调 , 单独融资已证明业务重要性:“要不然不可能拿一块业务从整个母体里面拆出来 , 独立融资 , 去寻求独立IPO 。”
2019年11月 , 京东健康A轮优先股融资后估值约70亿美元;2020 年8月 , 京东健康又获得了高瓴资本超8.3亿美元投资;在最新的IPO估值传闻里京东健康估值目标达300亿美元 。仅仅不到一年 , 京东健康身价翻了4倍 。当然 , 京东集团仍将是京东健康的控股股东 。
另一只独角兽京东物流早在 2017年就独立运营 。2018年 , 京东物流开放对外部客户的服务 。2019 年底 , 有消息称京东物流上市时间或为2020年下半年 , 估值至少300亿美元 。近期 , 京东物流还通过并购迅速补齐短板 , 宣布以总对价人民币30亿元收购跨越速运股份 , 获得后者在航空时效、智能科技和定制化物流等方面的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