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说美团电单车要做市场第一,程维同意吗?

美团已经决定在共享电单车领域重燃战火 。
上周五,美团发布的2020年第二季度财报中显示,第二季度共投入了近30万辆电单车,美团CEO王兴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谈到电单车业务时表示,“共享电单车业务高频率的消费场景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机遇,对美团而言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其更高效的平均周转率将带来更好的单位经济效益,显示出短期内实现盈利的可能,我们会致力于成为这一行业的领军者 。”
换句话说,王兴今年要在电单车业务上持续加码,他的目标不仅仅是抢占市场,而是要做到行业第一 。
36氪了解到,虽然美团至今的电单车投放只有几十万量,不过到今年年底之前,这一数字可能会达到上百万辆 。
此前曾有知情人士称,美团今年上半年在代工厂下的电单车订单多达100万辆以上,还独家买断了富士达一款Q8车型,目前美团电单车还在全国多个区域征召代理机构及人员,准备正式探索电单车如何商业化 。不过因为政策和不同城市投放限额的原因,目前有至少一半的电单车并没有投放到市场上 。
【王兴说美团电单车要做市场第一,程维同意吗?】时机到了
今年开始,美团、滴滴等巨头公司都在不断加码电单车 。根据今年4月滴滴公布的未来三年战略,两轮车依旧将是未来滴滴发展的重点,而电单车则是今年滴滴青桔的重点方向之一 。而就在今年8月,滴滴旗下的共享单车品牌青桔在北京推出了三款新品,其中两款是电动自行车 。
这并不是巨头们在这个领域的第一次尝试,早在17年左右,摩拜、ofo和滴滴就都试着研发和推出电助力单车,不过最终只是在一些二三线城市小规模投放 。
政策影响一直是重要原因之一 。2017年,当摩拜和ofo都开始尝试做电单车业务时,北京等一线城市却相继发布文件,对共享电单车表态“暂不发展”或者“不鼓励发展”,紧接着郑州、杭州等二线主要城市干脆直接叫停共享电单车 。
直到2019年4月开始执行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又重新给市场带来希望 。新国标对电动车提出多条规范化条款,淘汰了大量不合格企业以及原本占据市场近九成的超标电动车,超过90%的电动车将被划归为电动摩托车,需要按照机动车进行管理 。当市场出现大量用户需求时,共享电单车领域自然迎来了利好 。
另一方面,哈啰、松果等玩家虽然布局较早,不断抢占市场,但投放的车辆正进入老旧或报废阶段 。而且,针对新国标和城市政府提出的电单车防篡改、防火、阻燃性能、定点停车、人脸识别、防载人技术等要求,老玩家们也需要进行成本不低的的改造甚至是重新造车、投放 。
而美团和滴滴等新玩家,在入场之前,就可以按照新国标和政府要求来设计车辆,并从轮胎加宽,避震加强,限制速度、升级刹车制动等方面,解决私有电动车存在的安全问题 。
据传美团订购的车型锂电池续航能力在60公里左右,较于市场上一些小品牌的车辆有着不小的续航提升,如果车辆每天被骑3次,单次骑行3公里左右,换电一次即可保障一周左右的正常运营 。
两三年前做太早,现在等来了行业标准化,美团和滴滴也等来最合适的上场厮杀时机 。
先烧钱再挣钱?
与共享单车竞争时期不同的是,相比单车,电单车技术和资金要求门槛更高 。
36氪了解到,目前市场上一辆共享电单车的纯生产成本高达三四千元,如果再加上日常的运营和维护成本,可能价格还要翻一番,而美团在造车和投放上相对会从容许多 。毕竟和共享单车初期一样,都要交押金的情况下,各家的产品使用体验差距也不大,拼的就是投放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