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的新故事:构建保险+医疗闭环

7年前,互联网与保险的融合刚刚起步 。
2013年11月6日,复旦大学,众安保险启动仪式上 。马明哲说:“大亚湾核电站保单,有10万页,且每个细节都需现场勘查,这些工作流程要全部上网很不容易 。”
现场的马云不服气,“原则上你们保险公司能干的活,我们都能干,只是时间问题 。我实在想象不出,保险复杂在哪里 。”
7年后的今天,互联网保险已不满足于仅仅做保险,还要做保险企业都想做的事——向大健康进军 。
上周,水滴保险商城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 。创始人沈鹏表示,水滴将坚持以用户为中心,做用户的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保险保障产品和健康服务,以美国联合健康集团为标杆,希望成为中国最领先的健康保障平台 。
这里说的联合健康,是美国最大的商业健康险公司,其特点是构建了“健康险+医疗服务”的商业闭环 。它有多厉害呢?2019年,联合健康全年收入2400亿美元,约等于2个微软,4.5个腾讯,16个百度 。
虽然水滴并非众安这样的互联网保险企业,但其发展速度与独特路径还是能给保险行业带来不少启发 。
从哪里来:边缘创新的崛起
水滴公司与拼多多有很多类似之处 。两者都有惊人的速度,拼多多2015年创立,水滴2016年创立,四五年的时间成为行业巨头 。两者都曾借助了微信社交红利,朋友发来的砍价链接以及朋友圈好友转发的众筹求助……
今天重点说的是两者的另一个相似点——边缘创新 。所谓边缘创新是指,《失控》作者、连线杂志创始人凯文·凯利提出的——“颠覆性的技术通常都是从边缘、从外面引申而来的 。”
这两家的边缘创新有两层含义,一是边缘环节,二是边缘市场 。
电商领域,拼多多的创新并非来自供应链、物流等零售核心环节,而是从拼团模式入手;服务人群也非客单价高的一二线城市,而是从“五环外”边缘人群入手 。在保险行业,水滴公司的创新同样来自于大病众筹、网络互助这些边缘环节以及三四五线城市边缘人群 。以致于有媒体将水滴、拼多多、快手和趣头条并称为下沉市场“四大巨头” 。
边缘创新带给水滴保险商城明显的好处 。大病众筹、网络互助这些看似小众、边缘的场景,其实是保险教育的最佳场景 。
「子弹财经」身边有个真实案例 。朋友父亲生病要做器官移植,与父亲同病房的一名病友因之前买了重疾险,家里负担小 。而她父亲没买保险,花费将近百万 。经历这次变故后,她不仅给家人配齐了多项保险,还从公司离职,全职做起了保险经纪人 。
在水滴平台上,众筹、互助及商业保险等多层次健康保障体系,构建了一个精准且巨大的健康险消费场景 。
目前,水滴筹爱心用户数量突破3.2亿,完成了超过10亿人次的赠与,赠与总金额超过320亿元,水滴互助平台也累计救助超过12819个家庭 。更重要的是,有90%的用户通过水滴保险商城完成了个人首次在线投保,而且复购意愿高达73% 。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前两个季度水滴保险商城年化签单保费近60亿元,接近2019全年金额 。
如果说边缘环节的创新让水滴有了精准获取用户的武器,那么,边缘市场的布局则让这种武器找到了适合的战场 。
一方面,三线及以下城市社会保障水平相比一二线城市普遍较低,他们有更大的保障需求;另一方,面对保险价格普遍过高的现实,商业保险在这类“下沉市场”的渗透率并不高 。
痛点意味着突破点 。水滴保险的做法是联合保险公司,定制高性价比的普惠型保险产品,快速打开下沉市场的大门 。
2018年,水滴保险商城联合中国人保上线了一款人保百万意外险,消费者花300元获得的保障额度可达195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