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自己,就是接纳自己的负面


爱自己,就是接纳自己的负面

文章插图

当一个人能静下心来了解负面经验,接纳负面情绪,然后才有可能更新负面感受,当学会在这样的点上,善加处理,最终会获得心灵的成长 。
01一只狗受伤后,会独自躲在窝里舔伤口,据说口水可以疗伤,如果伤势不重,过些日子伤口可自动愈合 。
可我接触过的一些人,特别是有心理问题的人却不习惯这样 。当被对方触及到负面,或心灵创伤时,他们的本能反应就是回避与否认,进而对抗、结怨 。也就是说,他们不会正视自己的负面,或者说不敢 。但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都有一种经验:手上扎了根刺,挺疼,却小得看不清、找不到 。于是我们会反复触摸那个区域,既希望拔掉(根除)它,又怕碰到它 。当我们自己无力拔掉它的时候,往往对它采取视而不见,久而久之,它或许长在肉里,与身体共存,可这并不代表它不是异物 。于是,我们“带着它”待人接物,突然有一天,在接触某人或某物时又触碰到那个区域——一阵疼痛,让我们本能地躲开、掩饰或对抗:“你弄疼我了 。”
其实,那个疼的根源(刺)本来就在那里,被碰到只是个诱因 。可正因如此,我们排斥对方,缔造出许多对手 。
02人类掩饰负面,与狗正视伤口有本质不同 。其实大多数的孩子本来对自己的所谓伤口、负面是不加掩饰的 。
比如一个孩子,当他摔了一跤时,看到自己的手划破了,会本能地哭出来,以此表达自己的需要和疼痛 。
如果换成这孩子的父母,也许也摔了一跤,当然,他们或许在工作上或人际交往上失足,但他们一般不大可能像孩子般表达和正视 。
作为男人,他们也许会说“没什么”,以此显示自己更像个男人;
作为女人,她们可能会说“这都是命”,或习惯性地把负面推诿给环境,说“都是因为他,我才……”
他们不允许,也不习惯把自己的真实情绪表达出来,无法和当下的疼痛、情绪在一起 。因此,他们也许会带着这些“刺”继续生活,一旦再被触及,仍然发作,进而缔造对立 。
然而,是什么将这种本能扼杀的呢?
可以想象,当一个孩子因摔倒而哭泣时,有的家长一定会说:“别哭,哭不是好孩子!”当然,家长们不会意识到这句话的后果,可孩子会认为:“如果把疼痛的感受通过情绪真实地表达出来,家长有可能就不爱我,不接受我”,家长的这种暗示对孩子来说,无异于威胁 。
于是,为了让家长满意,孩子选择了压抑真实的情绪,不再让它流露出来,无论是感受、兴趣、情绪或行为……这些本能的流露都要通过家长的筛选才会成为自己的东西 。
那么,孩子也就变得不那么真实,不接纳自己的负面情绪,因为真实的后果往往是家长不满 。
03孩子从父母那里学会对自己的态度,包括对自己的接纳程度 。当哭泣被允许和接纳时,孩子不会掩饰自己的真实情绪 。从父母对自己的态度里,他/她学会了对情绪的接纳程度——无论我对或错,父母都无条件地接纳我,爱我,于是,我也接纳自己的正、负面 。
但大多数家庭往往相反:
  • 哭泣时,我讨厌你,快乐时,我喜欢你;
  • 听话时,我爱你,不听话(有自己的主见)时,我可能抽回我的爱;
  • 成绩好,我买礼物给你,成绩差,我会骂你;
  • 表达欲望时,可能遭到体罚,于是孩子采取掩饰,便可逃过一劫;
  • ……
这些事件积累起来,形成一个孩子长成过程中安全感不足,会害怕失去爱 。这些经验形成一个人的价值观和生存观念,学着适应社会,适应生活,但是,过度的担心与恐惧,也可能我们习惯性地形成过度掩饰和逃避的态度,并且习惯性地不接纳自己,不会真实地包容完整的自己,而只是以安全的面具存在于所处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