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的另一面

8月20日 , 阿里巴巴发布2021财年Q1财报 , 当季营收人民币1537.5亿元 , 同比增长34% 。净利润为464.37亿元 , 归属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475.91亿元 , 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为394.74亿元 。其中 , 中国零售市场移动月活跃用户增至8.74亿 , 单季净增长2800万 , 年度活跃消费者7.42亿 , 单季净增长1600万 。
外界对这份财报的总体评价是“稳” , 而从业绩增长来源看 , 阿里巴巴持续获得下沉市场用户的能力 , 是业绩在疫情期间能够增长的保证 。
时至今日 , 早已不能用电商平台来概括今天的阿里 , 哪怕是对淘宝、天猫而言 。面对如此广阔的市场 , 仅有丰富的商品 , 没有强大的履约服务能力、以及背后的数字基础设施、供应链等等 , 阿里必然不是今天的阿里 。
或许连逍遥子也要“庆幸” , 他一手养大了天猫 , 阿里背后还长起来的不仅有真香的“蚂蚁”还有阿里云、还有菜鸟等等 。正是商流与基础设施的相得益彰 , 才有了今天的阿里 。
根据财报 , 菜鸟网络的营收77.13亿元 , 同比增长54% 。最近5个季度 , 菜鸟每个季度的营收 , 平均增速达到近50% , 是阿里数字经济体最具增长性的领域之一 。
放眼全球 , 在2020年黑天鹅频出的背景下 , 这样高速增长的企业并不多见 。三周前 , 《2020胡润全球独角兽榜》上 , 7岁的菜鸟被排在全球独角兽榜第九位 。

“这是一个理想主义项目 , 这个项目我们不是一年两年做出来 , 而是准备花十年时间 。”2013年 , 马云在菜鸟面世的发布会上说 。
七年过去 , 这个为“全国24小时 , 全球72小时必达”而生的项目 , 这艘搭乘产业互联网思维的“轻舟” , 已经穿过物流行业的重重壁垒 , 步入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辽阔期 。
数字化:菜鸟初心
菜鸟公司的全名 , 是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从名字上看 , 这理应是一家穿西装打领带的科技服务公司 。马云也曾经说过 , 我们不会自己做快递 。
不过 , 2013年菜鸟起步 , 第一个项目就是拿地建仓 。一时间 , 关于菜鸟要做物流地产的质疑声不断 。外界不仅要问 , 科技在哪里?
如今回看 , 所有的科技都不是空中楼阁 。物流行业自身就是重资产、重运营 , 数据大量分散在各个物流节点 。不打通物流节点 , 何谈科技和大数据?
菜鸟的物流园区在国内的华东、华南、华中、华北、东北、西南、西北等区域打下节点 , 更在海外的中国香港、吉隆坡、比利时列日、曼谷、莫斯科等地布局了世界级的数字枢纽 , 还有30多个海外仓设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这些节点 , 成为物流网络中的一个个锚点 。
连接大大小小节点与节点的 , 是物流线路 , 包括航空、铁路、公路、海路在内 , 穿针引线编织成了网络 。接下来激活这张网络的 , 就是菜鸟的物流科技 。
“就像给线圈通了电 , 突然就有了磁场” , 这是对菜鸟技术作用于物流网络的形象比喻 。
杭州下沙的韦先生听说菜鸟在附近有个物流园 。看中商机后 , 他在附近小区租了一套房 , 重新设计装修成了5间房 。但是招租广告贴出去 , 迟迟不见租客上门 。韦先生跑到物流园一打听 , 才知道里面没有多少工人 , 仓库里都是自动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