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折戟在线视频

人们说乔布斯时代,苹果总能保持领先市场12个月的思考节奏 。这是因为乔布斯善于站在上帝的角度去审视行业,所以总是在黎明之前预见曙光 。
乔布斯引领了个人电脑业发展,创造了皮克斯神话,改写了数字音乐产业,开启智能手机时代,打造了App Store生态系统……
作为行业变革者,乔布斯带领苹果创造了很多辉煌,不过同样被他寄予厚望的视频业务却始终无法续写传奇 。
1
从数字音乐延伸到视频领域
作为乔布斯回归苹果后的翻身一仗,iPod是苹果介入内容产业的先锋,也开启了苹果“软硬结合”的新境界 。
乔布斯是鲍勃·迪伦和披头士乐队(The Beatles)狂热的粉丝,还曾经与歌手琼·贝兹(Joan Baez)约会 。他对音乐的狂热是iPod成为爆品的前提 。
但进行产品创新,除了兴趣的召唤,乔布斯会思考三个问题 。第一个,新产品在大众市场还是细分市场?这个市场的可能性有多大?彼时,Sony Walkman的巨大成功,证明了音乐播放是个规模惊人的大众市场 。
然后他会问,是否有一些技术阻碍了细分市场成为大众产品?未来的技术发展对这个市场是促进还是毁灭?1999年,盗版电子音乐下载软件Napster迅速爆发,但很快因为版权问题被叫停 。用户被唤起的强烈的数字音乐需求嗷嗷待哺,更轻便的数字音乐是大势所趋 。实现大众化,需要一个足够优秀的播放器 。
最后一个问题是,如何做出这样一款新产品,它能否创造新的价值?乔布斯曾说:People who are really serious about software should make their ownhardware.(真正认真对待软件的人应该打造自己的硬件 。)iPod播放设备、iTunes软件应运而生 。用户可以将网上下载的音乐通过iTunes导入iPod,软硬结合的思路,让iPod和iTunes后来一度成为苹果最大的收入支柱 。
当然完美并非一蹴而就 。苹果是一家在失败中强大起来的公司,它的每一款产品,甚至乔布斯自己,都是在失败中进阶而来的 。1985年,乔布斯被迫离开苹果后,从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进化成了战略上的现实主义者 。iPod也是从2001年的5个小时续航、无法应用到windows系统,进化出音乐管理软件iTunes、构建网上音乐商店、提升续航、与windows系统兼容,才让它成为了21世纪的随身听 。
2003年,苹果推出iTunes Store,以每首歌99美分的价格出售正版音乐,用户无需偷偷摸摸、有负罪感地听盗版,版权方也可以从中获利 。6天iTunes Store就卖出了100万首歌,如乔布斯所说,“这将作为音乐行业的一个转折点被载入史册 。”短短的几年间,苹果音乐商店接二连三地超越了亚马逊、百思买和沃尔玛,成为美国顶尖的音乐零售商 。
这是苹果在内容领域一次光彩夺目的“搅局” 。通过构建新的销售渠道和消费模式,iPod依靠苹果+windows系统所向披靡,占领数字音乐市场近8成的份额,成为数字音乐时代的产业推动者 。它强势地握着大把的用户,也握着众多版权方的资源,几乎垄断数字音乐市场 。各大唱片公司只能乖乖合作 。
在数字音乐领域一家独大后,苹果从音乐延伸到视频业务,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2005年,iTunes 4.8开始支持视频数据的分类管理,只可惜功能并不完善,AVI及WMV这些主流格式无法兼容 。10月,iTunes跳出播放器的范畴,增加了视频和电视节目购买的功能 。到2006年7月4日为止,iTunes音乐商店提供超过了一百五十种电视节目供人们下载,包括Discovery Channel,MTV and FOX的节目 。
苹果的变革之火烧到视频领域,已经势不可挡 。
2
苹果的视频之殇
2005年,YouTube横空出世,清晰度连360p都不到的视频,却达到了800万的日点击量 。如数字音乐一样,人们对于网络自主点播视频的需求一样迅猛而强烈,甚至不惜丢掉对清晰度的要求 。另外相比音乐,视频是一个规模更加惊人的大众市场,从好莱坞巨头的无限风光就可略知一二 。彼时,数字视频是个振奋人心的时代风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