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个新物种,1000种新危机:在不确定性中挣扎、涅槃、新生( 二 )


资金链是最先吃紧的 。对企业而言,资金链的断裂意味着断血,由此引发的伤害是灾难性的 。
继贾国龙之后,乐凯撒披萨创始人陈宁也喊出3个月是餐饮品牌的大限,彼时乐凯撒已经在全国拥有140多家直营连锁店;亏了5个亿的老乡鸡创始人束从轩则发布了一条视频,即便卖车卖房,也要让员工有饭吃有班上 。“诉苦”之后,西贝得到了浦发银行4.3亿元授信,老乡鸡也获得中信银行1亿元的授信 。
但中小企业显然没这样好运,更多企业早已命悬一线 。在调研了309家典型餐企后,中国饭店协会得出的结论是:27%的餐企表示“已经撑不下去”,能支撑3个月以上的餐企仅有9% 。
更多的企业没能熬过这个冬天 。天眼查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吊销、注销的餐饮相关企业数量约为29.7万 。
谈及资金紧缺的经历时,跨境电商一号洋仓的董事长林华直言“此生难忘” 。
三八节大促前最后一周,林华看见后台的订单不断涌进,最后的金额已经到了500万,与此同时,他的心情也从当初的惊喜变成了担忧 。林华的担忧在于,此前受疫情影响,很多企业延迟复工,对林华而言也意味着年前应收的企业货款一拖再拖,收款时间变得遥遥无期 。
“我们不像大企业有充足的现金流,中小企业一旦收不回来现金,就没办法进货 。”500万的货品,也意味着他必须及时凑足500万的现金,否则平台的处罚又是天价的 。他给亿邦算了一笔账,价值500万的商品,自己的毛利是10%,不能及时发货就得按照毛利的3倍赔付平台 。换句话说,凑不到500万,他估计得赔平台150万 。幸运的是,资金的问题最终被解决了 。
为了缓解现金流,为了活下去,无数企业纷纷被迫转型线上 。
原先的线下餐饮转移到了线上 。比如,海底捞送起了外卖 。蜀大侠为了自救,在简单地改造了出餐流程、餐具后,同样也开始送起了外卖 。曾裕堂告诉亿邦,凭借着送外卖,门店的损失至少减少了50% 。与此同时,“撑不过三个月”的西贝依靠外卖小程序挺过了危险期;乐凯撒发力线上外卖,单月订单量增长80%;靠卖半成品以及生鲜的海底捞,也找到了新的求生路径 。
但对互联网的“原住品牌”而言,当崛起于线下的传统品牌搬到线上,可能带来的直接后果便是”生存空间被进一步挤压” 。
李雪(化名)第一次感受到这种挤压,是在6月份 。当时她的老板刚参加完企业游学,对着坐在面前的李雪等人发出一声感叹:“没想到今年有这么多知名的线下服装关了门店,转到了线上 。”
有五年从业经历的李雪深知服装行业有两条泾渭分明的路径:知名的服装品牌,会凭借高毛利搭建线下门店,完成品牌渗透;而中小品牌公司,则借助线上这条路做特卖 。此前,头部品牌和中小品牌彼此心照不宣地依照这条路径发展,但因为疫情,头部品牌迁徙到线上,这种平衡已经悄然被打破 。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疫情使得注重线下门店的服装品牌库存压力尤为巨大,很多国际品牌如NIKE、ZARA等在库存与经营压力下,纷纷短时或长期关闭了线下门店,同时加快了转型线上的进度 。
“以前我们在爱库存一年的销量还有2亿,会得到政策扶持,但现在大品牌也进来了,平台对我们的重视程度肯定会下降,况且今年的库存压力本来就很大 。”李雪说 。
一组必须强调的数据是,今年前5个月,中国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额累计4067亿元,同比下降23.5%,服装配饰类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下降6.8% 。13家品牌服饰A股上市公司披露的上半年业绩中,净利润持续减少和亏损的高达11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