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博弈、蹋鞠的孔桂,深受曹操的恩宠,为何死于曹丕之手

在古代,男风虽然不能说是社会的主流,但确实是有一定的空间 。至少被一些上层贵族,比如国君、皇帝所接受 。在史料中不乏相关的记载,比如“龙阳之好”、“断袖分桃”,都是上层贵族与男宠的故事 。

善于博弈、蹋鞠的孔桂,深受曹操的恩宠,为何死于曹丕之手

文章插图
曹操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雄才大略,好女色,但是也受到了古代男风的影响 。根据史料的记载,曹操也有一个男宠,名字叫做孔桂 。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这个人物 。
善于博弈、蹋鞠的孔桂,深受曹操的恩宠,为何死于曹丕之手

文章插图
自古以来的男风
男风是一种很久远的风气 。在清代学者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中提到,男风从黄帝时期就开始了 。纪晓岚还拿同期学者钱大昕给自己证明,钱大昕还能举出这个说法具体的来历,从哪本书上记载,纪晓岚自己就忘记了 。在《尚书商书伊训》中也记载“比顽童”这种乱风 。虽然纪晓岚拿不出什么证据,《尚书》这一部分也被证实为伪书 。不过可以证明在古代人的认知当中,男风确实是一个非常悠久的风气 。
善于博弈、蹋鞠的孔桂,深受曹操的恩宠,为何死于曹丕之手

文章插图
在春秋战国时期,有关于男风的详细记载,就是上文提到的“龙阳之癖”和“分桃” 。“分桃”是指弥子瑕与卫灵公 。弥子瑕受卫灵公的宠信,在母亲生病时可以擅自使用卫灵公的车舆,而不受卫灵公的惩罚;在果园里吃到一个甘甜的桃子,把剩下的桃子分给卫灵公吃也不被责罚 。
善于博弈、蹋鞠的孔桂,深受曹操的恩宠,为何死于曹丕之手

文章插图

善于博弈、蹋鞠的孔桂,深受曹操的恩宠,为何死于曹丕之手

文章插图
在汉朝时期,皇帝亲近男宠的风气更是流行:汉高祖刘邦与籍孺;汉惠帝刘盈与闳孺;汉文帝有邓通;汉武帝刘彻有韩嫣、李延年;汉哀帝刘欣与董贤 。尤其是汉哀帝与董贤,二人经常在一起睡觉,有一次董贤压在汉哀帝的袖子上,汉哀帝起身不愿意惊醒董贤,于是割断自己的袖子 。这就是“断袖之癖”的来历 。在这些人当中,既有仁弱无刚、受人制约的吉祥物,也有雄才大略、喜怒无常的统治者 。
善于博弈、蹋鞠的孔桂,深受曹操的恩宠,为何死于曹丕之手

文章插图
总体而言,至少在史料的记载当中,男风在上层贵族中是比较流行的 。不过也是受到主流观点所质疑或者鄙视的 。《史记》、《汉书》就将董贤、韩嫣、李延年、籍孺、闳孺等人列入《佞幸列传》中 。究其原因,可能有两种:第一、这些男宠通过姿色和谄媚的态度获取比较高的地位,抢占了正常士人的资源,德不配位;第二、在古人看来,这种行为也违背天性 。《阅微草堂笔记》中就认为是后天受到迷惑或者为特殊目的而形成的 。
善于博弈、蹋鞠的孔桂,深受曹操的恩宠,为何死于曹丕之手

文章插图
曹操的男宠孔桂
曹操可以说是一个雄才大略、喜怒无常的统治者 。一般印象中,曹操也是有些好女色的 。比如史料中记载曹操纳何进儿媳;秦宜禄妻杜氏;试图纳张济遗孀;在《世说新语》中还有曹操追求袁熙妻子甄氏的桥段 。所以网络上有“曹魏好人妻”的调侃 。不过曹操也有一个男宠,一样被史料视为“佞幸”,那就是孔桂 。
善于博弈、蹋鞠的孔桂,深受曹操的恩宠,为何死于曹丕之手

文章插图
《三国志》行文简略,像郡国、官职这种重要的资料都没有,更不要说《佞幸列传》 。像孔桂这样的小人物,也没有资格在《三国志》中立传,幸好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引用了大量的史料 。在《三国志魏书明帝纪》中引注的《魏略》中就对孔桂有一个比较详细的记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