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超解约:一场事先张扬的分手( 二 )


如此看来 , 英超对转播版权费用也不是完全不能通融 , 毕竟体育赛事与转播版权本质上是一个利益共同体 , 不是零和博弈 。
至于为什么英超官方对待中外合作伙伴表现出“两套嘴脸” , 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PP体育与天空体育同英超官方谈判的时机不同 。
PP体育完全可以在合约签订时或联赛停赛期间主动与英超官方协商转播权的价格问题 , 结果现在到了赛事恢复阶段 , PP体育逾期不支付既成事实后 , 不仅错失了最佳谈判时期也完全丧失了主动权 。
某平台前体育赛事版权负责人就对虎嗅表示:

“对于国际赛事的转播权益 , 平台应该提前多做几套预案 , 对各种可能出现的结果做最坏的打算 , 有兜底的能力 。
否则 , 赛事临近生变 , 平台碍于前期大量投入的资源 , 比如运维人力、为赛季比赛配备解说、提前准备足够CDN带宽、规格足够的新演播室等会处于被动 , 后续只能跟随对方的行动一直做补救动作 。”
PP体育平台上的会员就比较惨了 , 既然现在双方终止合同 , 用户肯定无法通过PP收看合法转播内容 , 忍不住的话只好自寻办法 。
要是拿用户权益受损说事的话 , PP体育是和视频用户签约唯一的相对方 , 即使在假定英超有过错情况下 , 用户也只能向PP主张观看权利 , PP在承担向视频用户的合同责任后再向英超主张权利 。
其次 , PP体育或许已经丧失了与英超继续合作的能力 。
按照合同 , PP体育需要马上向英超官方支付大约13亿(1.6亿欧元)人民币的版权费 , 这笔钱对于其背后的“爸爸”苏宁集团而言 , 或许已经变成了一笔“无法承受之重”的支出 。
近几年 , 苏宁集团的主营业务一直处在亏损状态 。之所以能让报表看起来连年盈利 , 不过是苏宁易购通过剥离一些亏损业务或出售投资股权达成的效果 。
这种卖业务撑门面的做法在资本高歌猛进、企业快速扩张的情况下非常普遍 , 而一旦遭遇疫情这样的突发事件致使大环境恶化后 , 很容易因为某块业务的拖累在集团层面产生连锁反应 。
所以 , 在PP体育不能如期支付英超版权费之前 , 社交平台上已经传出过“苏宁足球俱乐部拖欠球员薪资”、“江苏苏宁存在欠薪三个月和拖欠奖金”的新闻 。
也就是说 , 即便天空体育那种先支付后延期退款的模式 , 苏宁也是无法接受的 , 那它自然没法像天空体育一样用续约的理由促使英超在价格上让步 。
“物化”的足球只剩商业
抛开以上层面的考量 , 英超官方之所以能和天空体育友好协商 ,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考虑到赛事对整个足球文化、粉丝尊重等方面的影响 。国外足球产业和转播市场是共生共荣的关系 , 每个商业角色彼此关联 , 所以容易互相妥协 。
但英超与PP体育的合作 , 完全不存在这方面的困扰——国内的转播版权不过是一门粉丝生意 , 平台钻营流量层面的精巧算计 , 版权方自然没有把你当做稳固的长期合作伙伴 , 更像是一锤子买卖 。毕竟 , 在没有更多深入合作的前提下 , 短期利益就是最大利益 。
差异的背后 , 是我们已经习惯将足球“物化”而非“人性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