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超解约:一场事先张扬的分手( 四 )


一名资深体育采访人员则对虎嗅分析 , “苏宁此前大肆搜刮版权 , 不计成本的抬高版权费 , 当时是想借助体育为苏宁易购发展增加客流量、曝光量 , 从而让自己的核心电商业务实现超车的可能性 。”
当年恒大坐拥千亿收入的城市综合体业态 , 结果恒大夺冠后 , 依托阿里庞大的零售能力 , 恒大冰泉一个月的订单就57亿 。
不过 , 在乐视已经证明过 , 虚高的版权费难以通过转播收入覆盖掉成本的情况下 , 苏宁集团仍旧高价买版权 , 就有点骑虎难下的味道了 。
整个苏宁生态中 , PP 体育缺少流量入口 , 观众基本上都是核心体育迷 , 天花板低不说还难扩张 , 在运营能力难追“优爱腾”情况下把摊子铺这么大 , 结果就是中超联赛成绩被恒大、上港等压制 , 视频又面临高企的版权压力 。
说的直接点 , 苏宁一开始就高估了体育赛事对电商业务的加持能力 , 此前那套“通过体育为电商赋能”的商业模式基本上宣告失败 。
更糟糕的是 , PP体育手里还有2018-2023赛季德甲、2018-2021赛季法甲和2018-2021赛季欧冠的独家媒体版权、2017-2027赛季中超赛事版权 。据不完全统计 , PP体育一年在采购版权上就要花费至少34亿人民币 。
原本英超版权问题处理的好还能为应对其他版权争议留后路 , 如今局面僵化到无法逆转的地步只能让自己更加被动 。
正如英国《每日邮报》在报道中所说 , “(PP体育与英超的纠纷)可能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 。”
【本文作者黄青春 , 由投资界合作伙伴虎嗅网授权发布 ,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 , 不代表投资界立场 。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 , 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