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支付贡献了多大市值?

随着蚂蚁集团宣布将在上交所科创板和港交所主板同步发行上市 , 全球最大的IPO即将来临 。
按照此前媒体的报道 , 蚂蚁金服有望在今年10月份上市 , 以2250亿美元的估值募集超过300亿美元 。这将打破2019年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294亿美元的募资额纪录 , 成为有史以来最大的IPO 。
蚂蚁集团此次上市之所以如此受人关注 , 取决于其无与伦比的市场地位 。
招股书显示 , 蚂蚁集团2019年全年营收1206亿元 , 净利润为180.7亿元;支付宝APP年度活跃用户超过10亿 , 活跃商家超过8000万 , 合作金融机构超过2000家 。
作为中国最大的金融科技公司 , 蚂蚁集团以支付宝为核心 , 构建了一个包含支付、信贷、理财、保险、创新业务在内的生态体系 。
在蚂蚁集团众多的业务当中 , 支付业务尤为特殊 , 它是蚂蚁集团起家的业务 , 多年以来一直担当业务核心 , 贡献超过50%以上的营收 。
随着蚂蚁集团的业务多元化以及向科技公司转型 , 从2019年起 , 支付业务从蚂蚁集团“最大营收支柱”这一位置滑落 。
但是作为流量入口 , 支付业务依然不可替代 , 它依然担当着蚂蚁集团的“基座” 。
蚂蚁集团的支付业务也长期面临最大对手——微信支付的竞争 , 此外 , 美团、拼多多等一批新崛起的巨头也正在积极布局金融业务 , 支付是它们进军金融领域的必经环节 。
另外 , 新的支付条码互通和数字人民币政策正在路上 , 这些都将为下步的市场格局带来变数 , 有可能威胁到支付宝的“霸主”地位 。
支付战争远未结束 。放眼整个支付江湖 , 该如何评估蚂蚁支付业务的价值?
【蚂蚁支付贡献了多大市值?】1
蚂蚁的基座
支付业务是蚂蚁集团的发展原点 , 可以说 , 蚂蚁前半段的历史就是支付业务的发展史 。
支付宝起步于2004年 , 其最初是为了解决消费者和商家之间在线上交易中的信任问题 , 充当卖家和买家之间的资金担保工具 。
这种交易模式很快在淘宝体系内受到欢迎 , 仅仅一年 , 淘宝网支持担保交易的商品占比达到 70% 。
支付宝早期的迅速成长 , 是乘着阿里巴巴旗下淘宝电商业务发展的东风 。当时阿里不仅仅希望支付宝只在淘宝内部使用 , 而是希望它向整个第三方支付市场拓展 。
所以在2007-2009年 , 支付宝开启“出淘”计划 , 开始对淘宝以外的市场进行拓荒 。支付宝陆续与游戏、旅游、航空交通、保险等互联网化程度较高的行业展开深度的支付合作 , 甚至连公用事业缴费这种难赚钱的领域都不放过 。
为了解决支付成功率的问题 , 2010年 , 支付宝推出快捷支付功能 。
2011年 , 支付宝从阿里巴巴拆分成为独立的个体 , 并在2014年有了全新的名头——“蚂蚁金服”(2020年6月更名为蚂蚁集团) , 它就是支付宝的母公司 。
在此后多年里 , 支付业务也成为了蚂蚁其它业务孵化的基础 , 许多新的业务都是在支付业务的基础上生长出来的 。
比如2013年余额宝出现 , 蚂蚁金服的理财业务便开始起步;2014年推出消费信贷产品花呗 , 随后衍生出借呗 , 其微贷业务迎来爆发;保险业务、本地生活服务也都无一例外 , 受益于支付宝庞大的流量而迅速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