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解千年的猛将,还能翻身吗?( 四 )


但人红是非多 。苏定方一介老将尚在阵前挣命,后方副大总管王文度却搞起了“小动作” 。王文度向程知节报告称:“贼虽走,军死伤者众,今当结辎重阵间,被甲而趋,贼来即战,是谓万全 。”
若采纳王文度的保守提议,无疑将严重影响唐军的进攻势头,故程知节并未当场答应 。可不知出于何种原因,王文度竟然擅自下令,要求诸军即刻回营,再行商议下一步作战计划 。
很明显,剿灭西突厥才是唐军作战的终极目标,这有什么好商量的?于是,按照《资治通鉴》的记载,苏定方从前线撤下来后,疾奔程知节营中,指着对方的鼻子大骂:“出师欲以讨贼,今乃自守,坐自困敝,若遇贼必败 。懦怯如此,何以立功!”
与此同时,苏定方提出自己的建议:“请囚文度,飞表以闻 。”
大将无能,累死三军 。苏定方的愤怒是情有可原的,毕竟底层将士根本做不到主帅运筹帷幄的层面,主帅的一句话,很可能就让全军将士累死累活,士气大减 。况且,像王文度这样不进反退,除了容易打乱原先的战斗部署,自乱阵脚,还容易给敌方留出破绽,白白让唐军丢了性命 。
对于苏定方的以下犯上,程知节既没有当面责罚他,也没有听从苏定方的建议,继续先前的作战计划,而是转战怛笃城 。
听闻唐朝大军将至,识相的怛笃城人赶紧开门投降 。但怛笃城人的投降并未换来他们想要的活命,在王文度的诬告下,怛笃城人最终尽成了唐军刀下鬼 。
屠城,劫掠,擅自改变作战计划,仗打到这儿,西征军出师之名尽毁 。战争已没有任何必要再进行下去 。

被误解千年的猛将,还能翻身吗?

文章插图
▲初唐时代各国态势图 。图源:网络
作为西征军高层,程知节被调回长安,坐罪免官;王文度下狱判死,加恩贬为平民 。
而苏定方因功,暂管西征军军务 。
05
显庆二年(657年),唐高宗正式任命苏定方为伊丽道行军大总管,以燕然都护任雅相和回纥王子药罗葛婆闰为副将再赴西突厥作战 。
从此次作战的阵容上看,唐高宗对苏定方寄予厚望 。而效力唐军多年,苏定方也终于有机会证明自己具备独当一面的能力 。
鉴于先前程知节大军在西突厥的烧杀抢掠,唐高宗决定刚柔并施,除派苏定方为主力进攻西突厥外,还设立了流沙道安抚大使,由原西突厥贵族阿史那步真兄弟俩负责沿路招抚西突厥部众,配合主力部队攻击 。
在阿史那步真等人的密切配合下,苏定方听从右领军郎将薛仁贵的建议,借突厥泥孰部与阿史那贺鲁之间的矛盾,联合他们一起进攻西突厥 。
然而,阿史那贺鲁大军在人数上仍胜唐军十倍,且此时正值寒冬,滴水成冰,对唐军甚是不友好 。
就在众将及敌方均认为唐军应延缓作战时,苏定方却力排众议,令全军将士冒雪进攻阿史那贺鲁大军 。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作战方式,最终令贺鲁大军全线溃败,贺鲁只得率众西逃 。唐军乘胜追击,在中亚石国(今塔什干),贺鲁众叛亲离,无路可去,举手投降 。
至此,苏定方凭其非凡的战绩,将大唐国境线向西推进至中亚西海(今咸海)一带,成就了与汉代霍去病封狼居胥同等的军事传奇 。
被误解千年的猛将,还能翻身吗?

文章插图
▲苏定方 。图源:网络
战后,苏定方命令军队妥善安置原西突厥部众,划分牧场,恢复原先草原上的畜牧秩序 。他亲自押着西突厥头目阿史那贺鲁献俘长安,以昭显大唐军威 。
看到年迈的老将苏定方意气风发,唐太宗别提有多高兴了,立即下旨,册封苏定方为邢国公,擢升左骁卫大将军,其子苏庆节也被封为武邑县公 。皇恩浩荡,宠冠诸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