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解千年的猛将,还能翻身吗?( 五 )


像苏定方这样的老将,在建功立业后理应安享晚年 。可命运还是不愿放过苏定方,壮年之时未曾马革裹尸,晚年却还得奔波沙场 。
献俘后不久,苏定方又接到了另一项任务:安抚西域 。
苏定方攻灭西突厥期间,吐蕃正一步步吞噬着西域的吐谷浑 。为此,吐蕃宰相禄东赞还曾以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的先例,向大唐求娶公主,以结秦晋之好,为吐蕃在西域开拓疆土提供便利 。但在唐军军威日盛的时代,唐高宗已经不需要向吐蕃低头 。对禄东赞的提议,唐高宗断然拒绝 。
如此,在吐蕃的支持下,世居葱岭(今帕米尔高原)以西的都曼率其所部及其余三国,开始扰乱大唐在西域的统治 。
虽然唐朝在西域早已设置了安西四镇,但驻军常要从内地调拨 。都曼联军利用这一点,很快便突破了于阗(今新疆和田一带) 。而擅于发动闪电斩首战役的苏定方,沿用先前对付东、西突厥的招数,以少胜多,先灭了前来督战的吐蕃副相达延莽布支,再以少量骑兵急行军攻打都曼,使对方仓促应战,惨败告终 。

被误解千年的猛将,还能翻身吗?

文章插图
▲唐高宗时代的西域 。图源:网络
之后,苏定方再以同样的方式,献俘洛阳,将自己在军中的声望又提升了一个台阶 。而后,随着大唐战线的东移,作为唐高宗深为倚重的大将,苏定方又来到了朝鲜半岛 。
06
显庆五年(660年),趁朝鲜半岛三国战争打得正酣,苏定方正式出任熊津道行军大总管,率领水陆大军十万人进攻百济 。
唐朝大军借助水军优势,发动两栖登陆作战,长驱直入,几乎不费吹灰之力攻破百济都城 。
为守住百济的最后一片国土,百济王子泰率众在城中巷战死守 。可泰不是百济王扶余义慈的继承人,所以在人心惶惶的环境下,还有一部分百济贵族选择了趁早投降唐军,结束战斗 。苏定方命士兵在城中各处插上大唐军旗,草木皆兵间,留给泰的,只有投降一条路 。
苏定方连战连捷,前后灭三国,功勋卓著 。但在同僚眼中,苏定方还是如此粗鄙 。这固然有早年间得罪文官集团的旧仇,但也有苏定方交友不慎的“新怨” 。
作为一名武将,苏定方智勇双全,为人耿直 。身为武人却爱结交文士,这本是一个可以洗刷自身风评的机会,可在苏定方数十年的为官生涯中,他的知交同僚名单中却有一个不大合时宜的人:许敬宗 。
被误解千年的猛将,还能翻身吗?

文章插图
▲苏定方的政治盟友许敬宗 。图源:影视剧截图
许敬宗是隋朝吏部尚书许善心的儿子,“幼善属文”,因文采出众,归唐后即被唐太宗李世民纳为帐下十八学士之一 。到了唐高宗时期,许敬宗开始兼修国史 。可许敬宗这人品德太坏,与他关系不佳的人,休想在他的史笔下出现一个好词儿 。
唐朝名相封德彝早年间在隋朝任官时,恰好见证了虞世基和许善心共同殒命于宇文化及刀下的场景 。据封德彝回忆,“虞世基被诛杀,虞世南伏地而行请求替兄受死 。但到了许善心受死时,许敬宗却想尽办法求生” 。为了抹掉这段黑历史,许敬宗在给封德彝写史时,大肆增添封德彝“黑料”,硬生生将一位智识过人的卿相,写成了佞臣 。
许敬宗在朝中胡乱编修国史,引起众臣不满,却也无可奈何 。谁叫人家擅于曲意迎合,有拥戴武后之功呢?
对于前后灭三国且皆生擒其主的苏定方,许敬宗的史笔是这样评价的:“汉将骁健者唯苏定方与庞孝泰耳,曹继叔、刘伯英皆其下 。”
庞孝泰是岭南地区的少数民族英雄,一生爱民如子,一身正气 。但在追随苏定方出征高句丽时,却被打得大败 。即便如此,在许敬宗笔下,也成了猛将 。朝中大臣难免会将恶意的矛头指向苏定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