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秒钟妈妈息怒纪律法则





六十秒钟妈妈息怒纪律法则
60秒之前 , 孩子第N次犯错;
60秒之内 , 听不到哭闹 , 闻不到硝烟;
60秒之后 , 妈妈不再生气 , 孩子乖乖听话 , 这是个魔法吗?
不 , 这只是我们送给妈妈们的一个管孩子的好办法 。
两岁的儿子用你的口红在墙上画了比武的小人儿;在你第五次重申“今天不许吃巧克力”之后 , 4岁的女儿依旧掀开了她的糖盒子;你在孩子5岁生日那天发现他学会了撒谎……“那一个瞬间 , 我觉得自己肺都快炸了!”我的朋友这样描述她当时的感受 。
和她一样 , 很多母亲的第一反应是雷霆大怒 , 而发作之后的结果往往是妈妈筋疲力尽 , 孩子无比委屈 , 最后两个人抱在一起 , 都哭得挺伤心 。然后呢?然后就是你懊悔、道歉 , 第101次下决心——要镇定 , 对孩子要有耐心 。
所以你需要一种方法来控制自己的情绪 。
所以你需要知道当孩子再次挑战你的家规或者将自己的健康安全视作儿戏 , 你正确的第一反应应该是什么 。
所以 , 请仔细阅读下面这个60秒纪律法则 。
能够做到下面的6个步骤并不简单 , 需要你付出很多的努力 。比如要了解自己教育孩子的目的 , 同时锻炼自己的自制力 。其实 , 规范孩子行为的目的不是让他不往地上扔蛋糕 , 不在墙上乱涂乱画那么简单 , 而是在向他传递你的价值观 , 并且让孩子学会像你那样自律 。总则:状况发生时 , 你首先应该关注的不是孩子犯了什么错误而是自己应该做出什么回应 。
期待值:你不再大动肝火 , 孩子会清楚知道自己犯错的后果 , 你可以准确地告诉孩子你对他的希望是什么 。
做法:只需要做到以下6步:
0~10秒:快速反应
你的第一反应应该是赶快把口红拿走 , 把两个扭打在一起的小孩分开 , 把儿子从窗台上抱下来……面对孩子的不良行为 , 你应该马上采取行动进行干涉 , 而不是站在那里大声喊“停!”然后等待孩子服从你的命令 。
“安全第一”是与孩子相处的首要原则 , 任何情况都不例外 。所以如果孩子的违规行为危及他的安全 , 你的快速反应就至关重要 。你要马上将他带离危险地带 , 或者拿走他手中的危险物品 。
快速反应的另一个目的是让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到你或者是你想要和他谈论的问题上来 。而他正打算一口吞掉的巧克力或者是在一旁纠缠不休的小朋友可能会分散他很多的注意力 。
如果必要 , 你还可以先将孩子带离“事件现场” , 这样做对你自己也有好处 , 在远离了洒满饼干的卧室或者被涂得一塌糊涂的墙壁之后 , 你就会比较容易做到不发脾气 , 不说那些以后会让自己后悔的话 。
10~20秒:保持冷静
乘过飞机吗?还记得飞机上的安全手册是怎么说的吗?“当需要使用氧气面罩时 , 首先戴好自己的面具 , 然后再帮助你的孩子 。”同样的法则在处理情绪问题上也适用——先安顿好自己的心情 。
心里默念“我不生气”往往只是给自己安排了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 反而会让心情更糟糕 。孩子们也会比你想象的更敏感 , 甚至能够察觉你努力隐藏的怒火 。所以我们希望你做到的只是学会处理或者是控制自己的怒气 。发作没有关系 , 但发作的方式很重要 。如果你想大喊 , 千万别喊:“你这个讨厌鬼!”你可以喊:“啊——” , 或者是“天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