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州窑白釉黑剔花龙纹瓶存世量

清朝初期 , 彭城磁州窑又进入一个比较繁荣的时期 , 窑场增多 , 窑型改大 , 品种增多 , 产量增大 , 日用瓷覆盖民间市场 。《磁州志》记载:“彭城滏源里居民善陶缸之属 , 舟车络绎 , 售于他郡” 。民间有“南有景德 , 北有彭城”之说 。清未由于“洋瓷”的大批调入 , 致使磁州窑生产下降 , 品种锐减 , 传统的艺术风格渐趋没落 , 彭城镇仅剩缸磁窑130等座 , 瓷业工人千余名 。

磁州窑白釉黑剔花龙纹瓶存世量

文章插图
磁州窑是以观台镇为中 心的窑场在元末或明初时停止了烧制 , 但磁州另一个中 心——彭城仍在大规模的烧制陶瓷 , 明清时期不但没有停止 , 还在产量上有所增加 。这一点可以从《明会典》中略知一二 。
磁州窑的制品构图严谨 , 典雅古朴 , 形象生动活泼 , 情趣盎然 , 展现了宋元时期的社会风俗 , 为研究这个时期的民间绘画等艺术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
磁州窑白釉黑剔花龙纹瓶存世量

文章插图
【磁州窑白釉黑剔花龙纹瓶存世量】
磁州窑不同于五大名窑 , 磁州窑作为民窑 , 主要生产民间日用瓷 , 服务普通百姓 , 因此在材质上不追求精益求精 , 不以釉色取胜 , 它使用当地原料 , 讲究耐用 , 追求朴实之美 。此藏品表面上“化妆土”的釉色显得古香古色 , 端庄古朴;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市井风情有着返璞归真之美 。
磁州窑以刀具为主要工具 , 以剔、刻、划为手法的一种胎体装饰 , 这是传统的陶瓷装饰方法 。包括白釉地刻花、白釉地剔花、白釉地釉下黑彩划花、珍珠地划花等 。
磁州窑白釉黑剔花龙纹瓶存世量

文章插图
“磁州窑”这一称谓最初是欧美收藏家研究并提出一样 , 磁州窑的收藏同样具有世界性特点 , 美国、法国、德国、日本、英国、加拿大等国的博物馆都藏均有不少磁州窑精品瓷器 , 而日本更是以数量多、藏品精美成为磁州窑收藏大国 。这与磁州窑的远销和传播密切相关 。
磁州窑位于河北省南部的磁县 , 中 心窑场为漳河北岸的观台窑 。1987年 , 河北省文物考古部门与北京大学考古系联合挖掘了观台窑遗址 , 经过十年整理 , 对磁州窑的年代地层关系有了准确的认定 , 并出版了《磁州观台窑址》专著 。在观台窑址挖掘成果的基础上 , 日本学者把海外收藏的磁州窑代表性器物 , 做了精确的定性 。因此 , 目前文博界对磁州窑的断代、定性是比较精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