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制下IPO“堰塞湖”现象再现?证监会否认收紧IPO

_原题为:注册制下IPO“堰塞湖”现象再现?证监会否认收紧IPO
【注册制下IPO“堰塞湖”现象再现?证监会否认收紧IPO】摘要【注册制下IPO“堰塞湖”现象再现?证监会否认收紧IPO】12月11日 , 证监会表态 , 近期部分企业IPO被暂缓 , 是交易所依法依规作出的决定 , 不存在刻意收紧IPO的情况 。(国际金融报)
12月11日 , 证监会表态 , 近期部分企业IPO被暂缓 , 是交易所依法依规作出的决定 , 不存在刻意收紧IPO的情况 。
临近年末 , 注册制IPO迎来“堰塞湖”备受热议 。有市场传言称 , 创业板注册制新增5000万元净利润标准;也有投行人士直言 , 因企业数量太大审批不过来 , 一些企业被动撤材料 , 浪费人力物力 。
12月11日 , 证监会发言人高莉回应媒体称 , 发展直接融资是资本市场的重要使命 。近期部分企业IPO被暂缓 , 是交易所依法依规作出的决定 , 不存在刻意收紧IPO的情况 。
新股IPO速度放缓?
当前 , 科创板注册制运行已逾一年 , 一共迎来202家上市企业;创业板注册制改革落地已逾3个月 , 共计迎来54家上市企业 。
截至12月11日 , 当前科创板已受理企业17家 , 106家企业已问询 , 通过上市委会议的有60家 , 暂缓审议的有3家 , 25家提交注册等待批文 , 中止及财报更新有5家 , 终止注册5家 。创业板注册制受理企业39家 , 188家企业已经问询 , 通过上市委会议的有73家 , 25家企业提交注册等待批文 , 66家企业处于中止审查状态 。
当前科创板有55家企业处于终止审核状态 , 创业板有12家企业处于终止状态 , 其中11家撤回材料 。采访人员发现 , 科创板、创业板撤回发行上市申请的企业频现 , 四季度共计32家企业终止审核状态 。仅12月8日 , 有5家公司撤回IPO申请 , 分别是上海合晶、赛克赛斯、艾索信息、东方节能、新中冠 。
有些企业被四轮问询 。截至12月11日 , 创业板注册制下有188家企业处于问询状态 , 达嘉维康、金张科技、百洋医药、前进科技等多家企业处于四轮问询状态 。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 , 2019年7月以来 , 证监会核发IPO家数明显增多 。截至2020年12月11日 , 证监会年内一共核发了385家上市企业 , 其中科创板核发企业为137家 。具体来看 , 6月-9月这4个月核发数量偏多 , 共计204家 。之后略有下降 , 10月和11月科创板企业核发家数分别为5家、12家 , 创业板企业核发家数分别为8家、10家 。12月的9个交易日里 , 科创板企业核发家数为6家 , 创业板核发家数为6家 。

注册制下IPO“堰塞湖”现象再现?证监会否认收紧IPO

文章插图
监管层否认收紧IPO
一位上海资深投行人士向《国际金融报》采访人员直言 , 当前上会在审的项目特别多 , 三个月审核问询期后 , 有些企业被动撤回材料 , 没有明确标准 , 存在随意性较大问题 。这容易造成中介机构、行政资源浪费 , 企业也表示“很受伤” 。“全面注册制落地是大势所趋 , 更多的企业‘涌入’申请上市 , 上述问题应当有所解决 。注册制并不意味着没有要求 , 应当进一步明确相关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