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治疗进展

【抑郁症治疗进展】
抑郁症治疗进展【医学心理学与精神医学版】抑郁症治疗进展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神经内科 王 瑛 陈生弟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愉快感缺乏等,严重者可能消极自杀,在20世纪后期,本病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 。[医学教育网整理发布]
1994年美国国家共病调查(NCS)结果表明,抑郁症终生患病率为17.1%,男性为12.7%,女性为21.3% 。美国于2003年进行的再次共病调查结果显示,抑郁症的终生患病率为16% 。另一方面,抑郁症也是高致残性疾病,每例患者平均年社会功能丧失约为35.2天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 。
研究显示,只有不到10%的抑郁症患者去过精神科就诊,20%的抑郁症患者未使用过处方的抗抑郁药,而接受抗抑郁药治疗的抑郁症患者中,有半数在服药5~6个月之后就停药了 。
抑郁症的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电休克治疗(ECT)、跨颅磁刺激治疗(TMS)、迷走神经刺激治疗(VNS)、睡眠剥夺治疗、光照治疗、精神外科手术治疗以及心理治疗等 。心理治疗主要有认知治疗、行为治疗、动力性心理治疗(dynamicpsychotherapy)、人际关系治疗(interpersonaltherapy),还有家庭治疗(familytherapy)、集体治疗(grouptherapy)和支持性心理治疗以及一些疗法的整合等 。
药物治疗
根据抑郁症发病机制的假说,抗抑郁药主要作用于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等神经递质 。主要有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三环类抗抑郁药(TCA)、四环类抗抑郁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NRI)、5-HT/NE再摄取抑制剂(SNRI)、NE和特异性5-HT能抗抑郁药(NaSSA)等 。
50年前,人们就开始应用MAOI来治疗抑郁症,由于其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后被TCA所取代 。但是,TCA对多种神经递质均有明显的作用,存在抗胆碱和对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过量服用甚至可作为自杀的工具 。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后期,MAOI和TCA作为抑郁症药物治疗的主流持续了30年,直到SSRI出现为止 。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
SSRI的出现是抑郁症药物治疗的里程碑,原因在于其选择性地作用于5-HT系统,与TCA疗效相当,但不良反应明显减少,服用方便,治疗依从性好 。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和西酞普兰是大家熟悉的“五朵金花”,目前在临床上应用广泛 。最近MacGillivray等对11项研究中2951例抑郁症患者接受SSRI和TCA对照治疗的疗效作了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确认SSRI的疗效与TCA相当,不良反应少,适用于抑郁症患者的治疗 。
西酞普兰的左旋对映体escitapram,被称为第2代SSRI,具有明显的抗抑郁作用 。Burke等用escitapram和西酞普兰对照治疗门诊抑郁症患者,发现两者疗效相当,但escitapram起效快,治疗1周后,患者MADRS和HAMD评分明显下降 。目前此药尚未在国内上市 。
继SSRI之后,又出现了5-HT/NE再摄取抑制剂(SNRI),代表药物为文拉法辛缓释剂(venlafaxine-XR,怡诺思) 。Lecrubier等针对轻至中度门诊抑郁症患者,采用文拉法辛和丙米嗪进行随机双盲对照研究,结果发现,文拉法辛的疗效优于丙米嗪 。Einarson等通过对多项随机对照研究的荟萃分析,发现文拉法辛缓释剂对抑郁症的疗效优于TCA和SSRI,且起效更快,约为1周 。
米氮平(mirtazapine,瑞美隆)属于NaSSA,在对NE和5-HT的调节方面不同于其他抗抑郁药,它不阻断神经递质的再摄取,而阻断突触前NE能神经元末梢的肾上腺素自身受体和对突触前5-HT能神经元末梢有抑制作用的a受体,可同时增加NE和5-HT的释放,但不阻断神经递质的再摄取 。针对门诊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对照研究显示,米氮平与氯米帕明以及米氮平与多塞平,疗效均相同 。米氮平较少引起焦虑、激越、性功能障碍和恶心等不良反应 。一项用于抑郁症治疗与SSRI的疗效比较研究显示,接受米氮平治疗者治疗1周就可见抗抑郁疗效,其起效时间比氟西汀、帕罗西汀和西酞普兰快 。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